打开ChinaNews阅读

“让每个孩子正常生活,是我最大心愿”

重庆晚报2017-12-18 16:58:57

【重庆会客厅 图文】“让每个孩子正常生活,是我最大心愿”

杨军对孩子们进行日常运动治疗

  作为重庆市儿童福利院康复治疗师,杨军承担着院内重残儿童的运动治疗。2005年,大学刚毕业的他便踏入康复治疗行业,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2年来,通过参与重庆市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重生行动”、“中残联0~6岁抢救性项目”等,杨军康复治疗儿童1万余人次,20多个身体受损功能恢复较好的孤残儿童被爱心家庭收养,回归社会。

  本月初,重庆十大最美基层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杨军成功获选。

  这些孩子是他行走中最美的风景

  作为康复治疗师,每天工作开始前,杨军都有一个习惯,梳理前一天孩子们的治疗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改进治疗方案。市儿童福利院主要承担着主城区弃婴和孤残儿童的收养工作。全院现收养孤残儿童600余名,其中95%为残疾孩子。目前,杨军负责福利院里重残儿童的运动治疗。

  “从最初的实习生到中级康复治疗师,10多年来,在一次次康复治疗中,他早已成为这群孩子眼中最重要的依靠。”市儿童福利院相关负责人说。

  在杨军看来,人生就是一场行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而这群孩子,就是他行走中最美的风景。

  最初的震惊换成铭刻在心的使命

  2002年,杨军进入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现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康复专业学习。“一开始抱着学一门技术的心态,选择了社区康复专业。”杨军告诉记者,在入学那天,他不知道这个选择将让他和一群特殊的孩子无法分开。

  2005年,毕业后的杨军来到市儿童福利院实习。报到当天的情景让他震惊:几百名孩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中重度残疾,最小的才1个多月。

  “令我感动的是,大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顾他们。看到这一幕深受感染,也坚定了我留下来的决心。”

  一开始,接触最多的是脑瘫患儿,脑瘫作为一项世界性复杂难题,当时不仅康复治疗的相关书籍少,而且学习了解的渠道也不多。为啃下这个硬骨头,杨军向院里借来相关的专业书学习,空余时间一遍遍翻看孩子们的病历,将每个脑瘫患儿的情况熟记于心。在科室主任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时,他挖透每个动作指令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当看到这些孩子无助地躺在病床上,最初的那份震惊换成铭刻在心的使命。

  让孩子们能正常生活是他最大心愿

  “让每个孩子能正常生活,是我最大的心愿。”杨军告诉记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十足细心,针对患儿的身体残疾制定治疗方案,也要注重他们的精神和情绪安抚,让他们的心灵也站起来。

  福利院内曾有个孩子楠楠(化名),右下肢严重畸形,不能独立行走,自卑心理严重。杨军带着康复治疗小组,对他进行了7个月的安装支具前期治疗和后期强化训练。经过治疗小组的努力,虽然这个孩子身体状况有了好转,但由于一直以来强烈的自卑心,依旧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觉察到这个情况后,杨军在康复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楠楠的心理疏导。

  楠楠喜欢听故事,杨军先用讲故事的方法拉近距离。每天的康复训练结束后,杨军就和楠楠一起,开始了他们的故事大餐,一个个童话故事把小朋友逗得哈哈大笑。这样,楠楠就缠着杨军,主动跟他一起玩。之后,杨军还为他在网上学了很多互动小游戏,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他正常地与大家交流。

  如今,楠楠不仅能平地稳步独立行走,还能灵活转弯,扶栏上下楼梯;他的自信力也大大提高,进入了院内家庭养育,就读社区小学。不久,便被美国一个爱心家庭收养,为回归社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为残疾儿童康复撑起一片蓝天

  长期的康复治疗和关心,杨军俨然成为这群孩子最亲近的人,有的孩子还亲热地叫他“杨爸爸”。这一声“杨爸爸”,那是对他的信任、认可和喜爱,也令杨军最为感动和骄傲。

  “面对这些孩子,你会不自觉地变得柔软,想用百分百的爱对待他们,不想再让他们再受到任何的伤害,希望他们从此远离所有的伤痛和困难。”杨军说。

  据统计,杨军通过完成重庆市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重生行动”“中残联0~6岁抢救性项目”等项目,康复治疗儿童1万余人次,且康复治疗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和效果,还有20多个身体残疾受损功能恢复较好的孤残儿童被爱心家庭收养,回归社会。

  12年的经验积累,杨军已成为康复治疗的能手。在他的带领下,运动康复实习小组先后为全市的儿童康复机构输送、培训了100余名“一流康复员”,为残疾儿童康复撑起了一片蓝天。(重庆晚报记者 周小平 受访者供图)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