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重庆石柱县河嘴乡以扶志、扶智、扶治为着力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核心问题,同心唱好“精准识别”“精准组合”“精准施策”三部曲,力求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唱好“精准识别”曲准确定位“帮扶谁”
“只有做好精准识别这一基础性工作,才能准确把握好‘帮扶谁’这一重点和难点,没有“精准”为标准,干起工作来就会处于被动状态。”河嘴乡党委副书记谭千红说道。
乡村干部入户走访推进扶贫工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河嘴乡按照脱贫攻坚“回头看”“自查自纠”等工作部署,成立23个工作组,以“1图5表”为基础,按照“以户找房、以房找户”为原则,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及“四进七不进、一出三不出” “八步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 “住房安稳的界定”“低保政策”等标准,对全乡3443户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并对所有农户基本信息及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享受政策情况进行公示,对贫困户和拟纳入对象户反复研判,深入甄别,确定出全乡在册贫困户332户1272人。
2017年,县政协副主席马世兰任河嘴乡包帮领导,县供销社、县志办、县人保财险公司为包帮部门,县统计局及规上企业县城建开发公司等多家企业全力参与,26人组成7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共90人分别结对帮扶全乡332户1272人,实现村和贫困户全覆盖。
唱好“精准组合”曲 扶志扶智再扶治
面对以前单纯借助“输血式”的外部帮扶却帮而不富,助而不强,贫困户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职业技能和自力更生创业的实际,河嘴乡为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扶志”“扶智”与“扶治”有效结合,唱好“精准组合”曲。
扶志方面,河嘴乡通过贫困户讲自己的脱贫故事、奖励创业脱贫等方式,结合现有产业及产业大户等补助政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激励贫困户克服“等靠看”等消极思想,通过自生努力发展产业,走勤劳脱贫之路。据统计,在已脱贫销号贫困户290户1131人中,有4户申办了家庭农场,其中2户申报股权收益扶贫模式并带动其他贫困脱贫;有67户成为辣椒、中蜂、长毛兔、山羊、绿壳蛋鸡等乡内主导产业大户;172户贫困户靠发展产业脱贫。
扶智方面,河嘴乡通过建立卫生档案,特别针对因病致贫的104户405人,重点进行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和心理抚慰,协助改善居住环境卫生,帮助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降低发病率;同时通过定期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雨露培训计划、发放培训资料等方式,让全乡缺技术致贫的135户512人,至少掌握种植养殖实用技术1种以上,以此提升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扶治方面,该乡将扶贫工作与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解、信访问题排查等工作有机结合,对贫困户强化维权知识培训,强化医疗保险、农民工意外伤害、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投保知识培训,在贫困村组建辣椒、中蜂等专业合作社,吸纳137户贫困户为合作社成员,提升贫困户组织化程度,增强贫困户抵御风险能力。
河嘴乡银杏堂村50余岁的何家群一家4人因缺技术致贫。在参加乡政府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后,何家群一家自主创业,养殖山羊200多只,同时每年种植辣椒在10亩左右。通过就业培训,乡政府联系何家群儿子外出到浙江温州务工,如今每月工资收入突破6000元。从“输血式”扶贫转化到“造血式”扶贫的过程中,何家群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榜样。
乡村干部走访扶贫户深入了解情况
唱好“精准施策”曲 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近年来,河嘴乡以群众增收为根本目标,通过精准施策,既着眼于增强脱贫动能,壮大群众发展产业的基础,打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合拳,大力实施产业扶贫“钱袋子”工程,突出稳定脱贫拔穷根,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据了解,2016年河嘴乡脱贫销号贫困户152户569人,巩固脱贫贫困户138户562人,双风、旗峰两村实现整村脱贫,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4550元以上。
今年以来,该乡建成主导产业辣椒3802亩,辣椒专业村两个,绿壳蛋鸡存栏2.7万只,高山蔬菜、山羊养殖、中蜂养殖示范园各1个,产业发展覆盖64.35%贫困户(全家外出务工123户占35.65%);实施项目扶贫项目48个,整合资金2656万元,两个贫困村实现公路组组通畅、户户建有人行便道,群众满意率达98%;易地搬迁53户202人,目前已全部入驻。
与此同时,按照11种长效扶贫方式,发展1种产业模式的贫困户达170户,发展2种产业模式的贫困户达112户,发展3种产业模式的贫困户达42户,发展4种以上产业模式的贫困户有21户;引进和培育的经营主体46个,其中“黄水人家”5个,第一轮23个经营主体申报股权收益扶贫,第二轮12家经营主体申报股权收益扶贫,有望345个贫困户与各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实现全乡345个贫困户都有1个产业项目1个长效扶贫方式1个长效分红方式。
长沟村贫困户李世群通过雨露计划培训,外出到万州等地参加厨师培训后,在村里办起农家乐成为“黄水人家”的同时,并通过股权收益模式,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袁德福等人走上脱贫路。
“在乡村两级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我通过发展农家乐产业,在脱贫路上走出了新路,为确保真脱贫、脱真贫打下了基础。”李世群介绍道。(供稿 图/文 石柱县新闻中心 隆太良 编辑 朱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