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石柱六塘乡:黄连种植摘“穷帽”共谱“致富曲”

国际在线2017-10-18 13:56:17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我流转了200亩山林,今年种了25亩黄连,目前黄连在地面积35亩,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黄连种植专业户,并带动贫困户和低保户过上好日子……”重庆石柱县六塘乡黄腊村的马德兴说道。近年来,石柱县不断推进县精准扶贫工作,打造脱贫项目帮助居民退贫。

  因学致贫 立志脱贫摘“穷帽”

  据了解,马德兴家里有4个孩子,1个老人,全家7口人同家,4个孩子都在上学。以前虽然也在种植黄连,由于没有规模化发展,家庭收入入不敷出,马德兴因此成为了贫困户。

  为让马德兴早日脱贫,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为其量身打造脱贫项目,鼓励其继续发展黄连产业。

  广阳坪海拔1000余米,山高林密,土地肥沃,是种植黄连的好地方,马德兴也把脱贫的主战场选在这里,通过流转山林大力发展黄连产业。 “不把贫困帽摘掉,自己出门都感觉不好意思……”马德兴说,摘掉“贫困帽”当时是全家人最大的心愿。

  勤耕劳作深山踏出致富路

  从马德兴的家步行到广阳坪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每天早上马德兴和于正芳夫妻俩人早早起床给80多岁的父亲烧好早饭,就马不停蹄赶往山上搭棚种连。中午,夫妻俩就在简易住棚里煮上一锅土豆,凑合吃上一顿。

  近10公里的山路,马德兴和于正芳夫妇每天要往返一次。白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耕耘在广阳坪山林里,夜幕降临时,夫妻俩就背着数十公斤木柴回家。

  “2015年,黄连市场价格渐渐好了起来,我把以前种植的好几亩成熟的黄连全部进行加工,卖了2万多元,所以在2015年顺利脱贫了……”马德兴说道,摘掉“贫困帽”后,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

  在黄腊村领导的指导下,马德兴定下规模化发展黄连产业的目标后,便请人务工搭棚,扩大种植面积,走规模化种植之路。

  据马德兴介绍,2016年出售黄连收入达2万余元,家中还放有干黄连1000多公斤,价值15万元左右。到今年10月上旬,已加工干黄连500多公斤,正在加工的干黄连还有1000多公斤。“这两年黄连的总收入有30多万元左右吧。”马德兴透露。

  携手贫困户共谱“致富曲”

  马德兴在致富的路上,也不忘带动本村本组年纪较大,无劳力和无技术的低保户和贫困户一起脱贫。“我请人搭棚,都是些贫困户和低保户,常年请有5、6个人,吃住就在山上,冬天每天工资80元,夏天90元,还供一日三餐的生活……”马德兴说,这些贫困户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工作,干不了活,招收他们主要从事栽黄连秧、除草、上肥等日常管理工作,可以提供一定的经济收入保障。

  为节省早晚在山路上出行的时间,马德兴在黄连基地修建了简易住房,自己和工人吃住都在山上。

  杨宗梅是黄腊村的低保户,现年58岁,已在马德兴的黄连种植基地干了3年多时间。“我一大把年纪了,体力又不好,其他地方又挣不来钱,马德兴看到我生活困难,主动招收我打工,一个月工资2000多,以前做梦都没想到每个月能挣这么多钱……”谈到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头发渐渐花白的杨宗梅老大妈开心说道。此外,今年65岁的低保户冉崇香在马德兴的黄连基地干了4年时间,成为“工龄”最长的一位务工者。

  尊老爱幼家和万事兴

  马德兴的父亲马明华已有85岁高龄,老伴在47年前便不幸生病去世。如今,一家三代同堂,马明华老人的4个孙子,1个上大学,1个在石柱中学高中火箭班就读,另一对双胞胎在上初中,成绩非常优异,一家7口人其乐融融。

  “父亲年岁已高,我们在高山搭黄连棚,长时间让他独自一人呆在家里我们很不放心,现在简易公路修通了,所以决定在黄连基地修一间红砖房,把老人接到山上一起居住,在衣食起居上既方便照顾老人,又能继续发展好黄连产业……”马德兴说,这个心愿必须尽早完成。(供稿 石柱县新闻中心 隆太良 编辑 朱明达)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