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慈孝文化在渝北落地生根

重庆日报2017-09-22 14:16:12

【文化 标题 摘要】慈孝文化在渝北落地生根8

慈孝文化墙

  在重庆渝北古路镇,数百年来有广为流传的慈孝文化。近年又相继涌现出范文菊、刘其学等慈孝模范,有着深厚的慈孝文化基础。

  如今,古路镇的慈孝文化,已向全区扩展开来,并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

  建

  慈孝文化阵地遍渝北

  渝北区古路镇,有一座占地20亩的中华慈孝园。走进这座慈孝园,那一个个大写的“孝”字故事,会净化你的心灵。

  古路是“中国慈孝之乡”。因而,慈孝文化景观在这里到处可见:1000平方米的慈孝文化广场、200米的慈孝文化长廊、300平方米的慈孝文化墙;设计安装以24孝为内容的剪纸雕塑、15套慈孝文化导视系统、60幅慈孝楹联,打造出慈孝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建设的“重庆慈孝文化教育基地”、“重庆慈孝文化研究基地”等,浓浓的慈孝文化,在这里落地生根。

  “慈孝文化”的各类阵地已不只在古路镇才有,“早在多年前,我们就开始将古路镇的‘慈孝文化’延展到全区。”渝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慈孝文化”作为促进乡村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已被深植在乡村和城市社区里。

  在渝北区制定的《渝北区慈孝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中,各类“慈孝文化”的阵地和平台,被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如今,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慈孝文化”园和平台,在渝北随处可见。

  在渝北的一些乡镇和街道,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主题公园的建设,已在龙兴古镇、双龙湖公园等地,打造出颇具视觉冲击力的慈孝文化景观。在保护慈孝文化遗址中,加强了宗祠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修缮好刘家祠堂等一些慈孝文化祠堂。同时,还在规划建设慈孝文化展览馆。

  在渝北的社区、乡村,甚至交通沿线,都布设了新24孝为主要内容的慈孝宣传画,渲染出的浓厚的慈孝文化氛围,让广大市民受到潜移默化的慈孝文化熏陶。

  种

  慈孝文化在居民心中生根

  把慈孝文化“种”进居民心里,并落地生根。这是渝北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大举措。

  首先把慈孝文化“种”进学校。

  在渝北区的中小学里,有一堂特别的课——慈孝文化课。这堂课的教材,是由渝北自编的《孝星》和《孝道》。

  除上慈孝文化课外,学校还利用主题班会、主题队日等活动,将慈孝教学与品德教育相结合。同时,推进慈孝文化进校园的“五个一”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演讲比赛、主办一期黑板报手抄报、开展一次“知心家书”评比、践行一系列敬老爱老活动、评选一批慈孝少年。

  其次是把慈孝文化“种”进家庭。

  结合家风家教家训的教育,渝北通过提炼慈孝文化元素,在家庭中“植”入慈孝文化。

  在具体方式上,通过“议家风、立家训、传家礼、评家庭”,培育起体现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同时,深入挖掘、整理各村(社区)家训、家规、家谱里的慈孝内容。

  与此同时,渝北还支持开展翻修家族家谱、楹联慈孝文化创作展示、姓氏宗亲联谊会等民间活动。

  三是把慈孝文化“种”进机关和社区里。

  在渝北古路镇,正在打造渝北区廉政建设示范点。除建设了慈孝公园、慈孝文化广场、“孝悌苑”居民新村等文化基础设施外,还精心打造孝廉文化品牌,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孝廉文化。

  目前,这孝廉文化已开始走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渝北的多数单位里,都能见到孝廉文化的宣传品,文化墙,以及以此为主题,开展的多种多样的孝廉文化活动。

  在把慈孝文化“种”进社区中,渝北除在社区里建立文化墙、开展慈孝文化活动外,还邀请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重庆律师、慈孝教材编写名师等组成慈孝宣讲团,深入到镇街和社区进行宣讲;在社区设立慈孝讲堂,请身边的“孝子”讲述自己的慈孝故事,用现身说法来引导社区居民。

  创评

  慈孝文化在全社会开花结果

  经过几年的建慈孝文化阵地、“种”慈孝文化,目前,慈孝文化已开始在渝北开花结果。

  首先是“创”,创建出了一批慈孝文化作品。

  渝北联合华东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教授和社会知名人士,筹备成立重庆慈孝文化促进会,对慈孝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渝北组织作家和文学创作人员,通过挖掘和提炼渝北原有传说、歌谣、习俗中的慈孝元素,创作出版了《慈孝行为规范》《孝道》等书籍,创作编印了《慈孝童谣》《慈孝诗歌》、慈孝小说《古路》、慈孝儿童绘画本《孝心好儿童绘本》等文学作品,编写了乡土慈孝教材《寸草心》。

  在让慈孝文化走出去中,渝北募集了爱心资金500万元,以区里的慈孝模范范文菊、“全国美德少年”李春玲等本土典型为原型,拍摄了重庆首部反映慈孝主题的公益电影《古路》,电影在全国放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并在美国硅谷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影片”奖。

  其次是“评”,评选出了一批慈孝典型。

  渝北古路镇双鱼村村民范文菊的丈夫1996年在广州打工时,因故不幸身亡。由于丈夫的4个兄弟都出去做了上门女婿,在外面安了家,家里就剩下一个不满11岁的女儿和爹娘,照顾孩子和公婆的担子,从此就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两年后,范文菊经人介绍,认识了有一个才几岁儿子的谢永学。在征求二老同意后,两人结婚后,谢永学入赘上门,与她一起照顾年迈的公公婆婆。

  近20年来,在这个独特的家庭里,晚辈孝顺长辈,长辈尊重晚辈,成为周边群众羡慕的和谐家庭。

  这样一个慈孝家庭成为了典型,范文菊的家庭先后被评为慈孝模范家庭,她也被评为感动重庆人物。

  近些年来,渝北每年都评出10户“慈孝家庭”、10名“慈孝之星”、10名“慈孝少年”,通过评出慈孝典型,并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引导更多的群众行孝道、比孝心。

  慈孝文化,已经在渝北的大地上生根,开花,并结果。

  王彩艳  图片由渝北区宣传部提供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