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以信息化手段缓解“案多人少”矛盾,更好服务保障金融改革创新发展,重庆江北法院今年探索建立起了金融案件“类案智能专审平台”。18日,重庆江北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赵进透露,该平台自4月运行以来,当事人批量案件立案时间从之前多则一天以上、少则半天缩短到不到30分钟,平均立案登记时间为从10分钟缩短到2分钟,金融纠纷类型案件审理时间平均缩短27.26天。
江北辖区内的江北嘴中央商务区,功能定位为现代金融商务区。截至2016年底,江北区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1%。近年来,江北区金融案件数量井喷式增长的同时,案件复杂程度也不断上升。两年多来,江北法院累计受理金融案件11459件,法官年人均办案657件。金融案件涉案标的额从2015年的案均10.7万元到2017年案均63万元,增长488%。
为加快智慧法院建设步伐,江北法院今年以金融纠纷案件为突破口,探索建立起了“类案智能专审平台”。赵进表示,该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金融案件审理过程,打造了类案“智慧E审”和“智能专审”两大系统。
依托“智慧E审”系统,可让金融机构无需到法院,登陆平台点击“生成起诉书”功能,录入相关信息及材料,即可自动生成标准的起诉状,并在线提交法院。相关电子数据材料通过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系统,实时提交法院业务系统审核办理。智能批量立案功能让金融机构只需在平台一张表格中填录所需案件信息,所有案件即可实现一键批量立案。
对于纸制材料等非电子材料,当事人仅需将其拍照或扫描上传至“智慧E审”,系统一键自动智能识别原告、被告等关键信息节点,生成电子文件、自动填录至业务系统,告别繁琐枯燥的人工填录,实现电子数据自动生成、智能识别和分类。
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智能一键生成案件受理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和送达回证等文书材料,并自动生成打印邮政专递的填录信息。
“智能专审”系统是将金融案件审判规则要素化,并自动嵌入案件审理全过程,确保法官办案更加标准、规范。
在开庭阶段,该系统可自动提取关键信息技术,通过庭审要素智能提取案件共性信息,自动围绕双方当事人是否存在借贷关系、是否存在违约行为以及合同中违约责任的约定等事项进行要素化整理,并生成法官庭审指引,实现庭审过程的智能化。
在裁判文书撰写阶段,运用裁判文书智能生成系统收集、整理案件庭审阶段的所有确认信息,自动生成令状式裁判文书,有效提升了裁判文书的制作效率。同时,自动向法官推送相似度较高的案例,并对法官拟做出的裁判进行智能评析,有效统一裁判尺度,实现类案同判。
赵进表示,该平台还有“大数据”挖掘分析功能。如通过金融纠纷案件资金流向分析,提供特定被告大量举债并被诉至法院的警示信息,提前做好预判和防范。通过裁判文书偏离度智能分析,裁判文书稿件出现与已有裁判规则较大偏离,系统自动向法官发送偏离度警示,并将相关情况推送至院庭长管理平台,为院庭长开展管理提供智能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