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志愿者经过泥泞狭窄的山路,赶往贫困儿童家中。见习记者 齐岚森 摄
8月12日,尹明志愿者在石柱走访贫困儿童申杰(右)。见习记者 齐岚森 摄
当城里娃喝着冷饮吹着空调在家里享受暑假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在农村贫困地区,还有一些同龄人过着艰苦的生活。
8月12日、13日,本报联合团市委举行的“徒步三峡”公益活动特别组织了亲子专场,让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石柱的大山,去体验农村娃的生活,去感受农村娃的世界。
冒雨暴走15公里
小志愿者毫不退缩
参加本次徒步活动的5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7岁半,最大的18岁,都没有徒步经验。考虑到孩子们的体力,本次活动并没有设计太长的徒步距离,计划走访的贫困孩子只有5人。但计划没有变化快,老天爷似乎想考验一下孩子们的毅力,暴雨、落石、烈日轮番上阵,为徒步增添了不少难度。
15岁的志愿者方一舟是被妈妈“威逼利诱”来的。“我今年初升高,暑假在家补课,妈妈说出来徒步可以少上两天课。”方一舟的妈妈张亦维说,儿子是典型的“宅男”,不爱出门,也不爱体育运动,只喜欢在家里玩手机、玩电脑。
虽然参加活动的动机有一点“不纯”,但一舟的表现却让人惊艳。为了减轻妈妈的负重,在连续7个小时的徒步过程中,一舟一直背着40多斤的帐篷,没有让妈妈帮过一次忙。“以前觉得他不懂事,这次活动让我觉得儿子长大了不少。”张亦维说。
吃干粮、爬山路,还要冒雨暴走15公里,一路上孩子们没有一句抱怨,全部听从领队指挥。“小朋友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尹明志愿者后继有人了。”本次活动的领队叶彩林感慨地说。
天津志愿者打“飞的”来体验
感叹“不虚此行!”
有个叫“虎子”的队员非常特别。他7岁半,不仅在队伍里年龄最小,还是从最远的地方来。
为了陪儿子来参加“徒步三峡”活动,虎子爸爸从天津“打飞的”到重庆来。“我从《重庆日报》上了解到‘徒步三峡’活动,当时就有带儿子参加的想法。”他提前给虎子打了“预防针”,把途中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说了一遍。但虎子态度坚决,只说无论怎样都要到重庆参加活动。
徒步中,队员们都格外照顾这个只有7岁半的小队员,但大家的照顾显然有些多余。“第一天我们走了15公里,虎子背着自己的小书包没叫一声累。”叶彩林对虎子的表现称赞不已,“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意志力这么强,全程还一直走在第一阵营。”
“不虚此行!”虎子爸爸说,“带儿子来参加活动,让他来看看农村孩子是怎样生活学习的,希望他能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不是信手拈来的,而是父母辛苦打拼为他们创造的。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有些孩子却要为了一顿饭、一本书付出巨大的艰辛。”
偶遇8岁肿瘤孩子求助
志愿者纷纷献爱心
8月12日,当志愿者走访到石柱县枫木乡石鱼村的时候,一农家乐老板向志愿者讲了这么一件事:石鱼村有一个8岁的孩子申杰在3年前被诊断为硬性化纤维瘤,高昂的手术费让全家束手无策。由于无钱医治,他的病已经拖了两年多,左腿因受肿瘤的压迫,已经使不上劲,走路一瘸一拐。
申杰不在走访名单内,但他情况特殊,大家商量后一致认为要去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后争取为他提供更多的帮助。
在邻居的帮助下,志愿者联系上了申杰的爸爸申绪发。不一会儿,申绪发就骑着摩托车带着儿子和妻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个头出奇小的申杰被爸爸从摩托车上抱了下来,8岁多的申杰身高仅1.1米,体重32斤,看起来就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
志愿者兵分两路,家长们和申杰的父母交流了解情况,孩子们围在申杰身边聊着学校发生的趣事。交谈中志愿者得知,申杰的病是可以治愈的,只是因为没钱手术才一直拖到现在。“全家就靠他爸每月1500多块钱的收入,我因为车祸不能干重活,现在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只要有钱就第一时间给孩子做手术。”申杰的妈妈龚志蓉说起儿子的病两眼泛红。
“申杰说他最喜欢打篮球,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打不了,回去后我给他寄一个篮球,等他身体好了就可以打了。”12岁的志愿者周智一在小本子上工整地记下申杰家的地址,后面的括号里还特别备注了“篮球!!!”几个字。
无独有偶,志愿者在8月13日的走访中得知,即将上大学的贫困学生王娅萍因为没有生活费可能要放弃学业。霍宇恒、周智一、方一舟、阳姗珊4名小志愿者主动提出每月拿出一定的生活费资助王娅萍,资助她继续读书。“我支持女儿的决定,这是孩子最纯真善良的表现。”阳姗珊的妈妈蒋春玲说。
无论是农村娃,还是城里娃,爱都会把彼此连在一起,互帮互助,共渡难关。( 记者 周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