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北碚蔡家组团,五彩滨江公园成为当地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见习记者 苏思 摄
7月31日,记者来到位处北碚蔡家新区的重庆横河川仪有限公司,走进厂区,只见道路宽阔,绿树成荫,车间内明亮宽敞,干净整洁。据介绍,这座共占地68亩、厂房面积2.4万平方米的新工厂今年3月才正式建成投产。
横河川仪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智能变送器生产与销售企业——目前国内的变送器年产销量约100万台,该企业产品占市场份额1/4以上。
但鲜为人知的是,伴随着该企业从小到大、到全国第一的成长过程,还有着一段“北碚建厂——搬出北碚——搬回北碚”的曲折经历。
横河川仪搬家的故事是北碚区在坚守绿色发展中逐渐凸显后发优势的一个真实写照。
这里起步:做到全国第一
横河川仪核心产品为什么能在全国同行业中市场占有率排第一?
该企业生产的智能变送器从外形看,是一种类似水表的管道测量装置,用于检测管道内液体或气体的流量、压力、温度。
然而,这些智能变送器是全数字化的,不仅可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还能以通讯协议方式连接至计算机或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从而提升生产过程的精密度与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正因如此,这种看似不怎么起眼的检测装置,一点都不便宜:每台售价3000多元至10000多元不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步伐的加快推进,智能变送器的市场容量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横河川仪中方代表赵凤祥告诉记者,横河川仪能在智能变送器领域坐上国内“头把交椅”,主要靠两点:一是独有的单晶硅谐振式传感器技术;二是精益生产管理。
单晶硅谐振式传感器是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于1994年发明的传感器技术。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生产的变送器普遍采用的是电容传感器技术,需将压力差先转变为电流、再转变为数字信号,中间有一个校正的过程,最后得到的是一个间接数据。而单晶硅谐振式传感器技术则直接将压力差转变为数字信号,得到的是一个直接数据,检测数据由此更为精密。这也是迄今世界最先进的变送器生产技术。
1995年,重庆川仪公司与日本横河合资成立横河川仪公司,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台单晶硅压力变送器。生产车间是北碚三花石的一栋两层楼厂房,面积不过3000多平方米,工人只有100多人。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三花石生产基地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2007年,横河川仪搬迁至北部新区,占地14亩,厂房面积1.3万平方米。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智能化步伐的加快,市场对智能变送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升级换代的步伐越来越快,横河川仪本身也面临着建设智能工厂的迫切需要。
2016年,横河川仪决定在北碚蔡家新区建设新的数字化工厂。该工厂共占地68亩,厂房面积2.4万平方米。今年3月,新工厂正式建成投产,横河川仪在时隔10年之后再次回到北碚。
在搬迁中,横河川仪不断发展壮大:所生产的产品,从1995年的第一台到2009年的第100万台,该公司共用了14年;从2009年的100万到2013年的第200万台,该公司仅用了4年时间;今年1至6月,该公司的产销量实现了25%的高速增长。
绿色发展:北碚的吸引力
记者在横河川仪的数字化工厂看到,该工厂的每个工位都有红、黄、绿三盏灯,绿灯表示正常,黄灯以示警告,红灯表示产品出现问题。一个工位一旦亮起红灯,将自动停止生产。
“这是精益生产管理在数字化工厂的新应用。”赵凤祥说,工厂不仅全部采用先进的智能制造装备,还建有一套生产情报信息系统,实现了对每个工位的数据收集分析、对每次加工作业的自动检查,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
因为数字化工厂的投用,横河川仪现已生产出新一代科技含量更高、功能更强的EJAE系列智能变送器,预计该系列产品今年即可实现7亿元销售收入。
据悉,横河川仪之所以搬回北碚、扎根北碚,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老家”情结,北碚是横河川仪的诞生地;二是北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科教文化资源;三是北碚坚持高新技术的产业发展方向。无论在情感上、发展理念上,还是在产业政策、产业配套上,北碚均是适合横河川仪扎根发展的理想之地。
“横河川仪的搬迁之路,也是北碚发展历史的一个真实写照!”北碚区发改委主任李成银说,过去横河川仪还不算强大的时候,北碚没能留住它,现在横河川仪做到了全国第一,它反而主动搬回了北碚,折射出了北碚日益凸显的后发优势。
北碚虽然是主城九区之一,但偏居主城西北一隅,向西有缙云山屏障,向东有中梁山、嘉陵江阻隔,只有渝武高速公路一条主干道与渝中区相连,这样的区位交通条件,使北碚难以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多年来,北碚的经济总量在主城九区中长期排名靠后。
但独特的地理环境,也给北碚带来了独特的山水自然资源:嘉陵江穿城而过,缙云山、华蓥山等山脉纵贯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8%,是主城的重要生态屏障,素有“重庆后花园”之称。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北碚人民最大的公共利益,又是北碚最核心的竞争力!”长期以来,北碚区委、区政府一直坚持“生态立区”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守住了生态保护红线,保住了辖区的山水自然资源。
近年来,随着主城向二环拓展和两江新区的设立,北碚逐步凸显出了后发优势:蔡家新区现已入驻13家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0家中国500强投资企业,初步形成以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装备及输配电制造、新材料、仪器仪表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已形成以京东方、莱宝科技、康宁玻璃、超硅等为主的电子核心部件产业集群,以及以中国干细胞、大新药业、药友制药等为代表的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北碚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6%,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长84.3%,经济增长速度跃居主城区前列。
“南下东进”:后发优势凸显
去年以来,北碚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全面发力,加快推进“南下东进”战略,持续改善北碚发展区位条件。
2016年9月28日,水土嘉陵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所有水下施工项目,正进行主塔水上部分施工。该桥南起于蔡家组团江家坪立交,北止于水土云汉大道,建成后,将使水土、蔡家两组团的通行车程由过去的半小时缩短至5分钟,并打通北接渝广高速、重庆三环的重要交通走廊。
今年6月19日,蔡家嘉陵江大桥也正式开工建设,该桥位于渝武高速马鞍石大桥和轨道6号线过江大桥之间,建成后,将使蔡家和礼嘉两大组团有了便捷通道,到照母山只需15分钟车程。
水土嘉陵江大桥与蔡家嘉陵江大桥分别位于蔡家新区的北、南两端,两桥建成后,将形成一条与渝武高速并行的南北大通道,从而从根本上打破北碚的交通制约“瓶颈”,加快“南下东进”步伐。
另外,快速路一纵线北碚段也将于年底前开工。该公路起于快速路一横线狮子岩立交,止于北碚龙凤大道,与渝武高速公路平行、并设有多条转换匝道,建成后将成为北碚城区南北大通道,并可大幅缓解渝武高速北碚段交通压力。
在南北方向上,快速路一横线歇马隧道已于去年贯通,现正进行东西干道施工。这条公路西接绕城高速歇马立交,东接渝武高速三溪口立交,向东贯穿蔡家新区后与嘉悦大桥、悦来连接;快速路二横线北碚段现已开工,该路横贯沙坪坝区、北碚区和两江新区,含土主中梁山隧道、礼嘉嘉陵江大桥和4座互通式立交;另外,位于水土嘉陵江大桥与嘉悦嘉陵江大桥之间的宝山大桥,现已完成立项、勘察、施工图设计。
北碚区副区长刘小辉表示,这些项目建成后,北碚区“三横三纵”的骨架路网将基本形成,“南下东进”战略通道初步打通,与主城其他区路网联系更加顺畅,将有力推进北碚“一区三地”(生态宜居城区、高新产业基地、科教文化高地、休闲度假目的地)建设。(记者 雷太勇 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