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兜底线、救急难 重庆扎实推进临时救助工作

国际在线2017-08-03 17:47:26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功能,更好解决困难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问题,重庆市在大力推进全面建立实施临时救助制度的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救助水平,积极开展救急助难,兜住民生底线,成效明显。十八大以来,共支出救助金26亿元,对146万户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增强了困难群众抵御突发和意外事件的能力,彰显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情怀。   

  与此同时,在坚持政府主导基础上,积极依托社会组织开展临时救助,开启了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救助模式,组建成立了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专门对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自组建基金会以来共筹集资金10658万元,支出救助金8006万元,对3412人实施救助。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70803171616

杨俊逸和家人与基金会工作人员合影。

  现年21岁的杨俊逸就是基金会的受惠者之一。杨俊逸家住重庆武隆区火炉镇木水村,在7月24日收到了重庆邮电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中,了解杨俊逸家情况的乡亲们,都为来之不易录取通知书感到高兴,感叹着一家人终于拨云见日。   

  杨俊逸家庭4人,有个84岁体弱多病的爷爷,爸爸前些年因车祸导致脾脏切除,不能再干体力活。妈妈是个朴实的农妇,地里家里忙进忙出,为的就是把孩子好好拉扯大。杨俊逸从小就有志气,品学兼优,小学毕业时就被区重点中学直接录取,一直是学校的尖子生。天有阴晴,世事难料。2013年5月,已进入高考备战的杨俊逸突然因为尿毒症病倒,医生提出需及时治疗,否则杨俊逸会有生命危险。   

  这对于全家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怎么办?当然得治!可那一大笔连医院都估算不了的医疗费又到哪里去筹?望着病床上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考大学的儿子,想想家徒四壁借贷无门的境况,父母泪流满面心如刀绞。万般无奈之下,一家人向重庆社会救助基金会提出了救助申请。基金会立马受理核实了情况,以最快的时间把第一笔3万元救助金送到了杨俊逸父母手上,一年后根据治疗进程又追加了3万元救助金。杨俊逸的母亲说:“这哪是救助金啊?这是基金会给的救命钱,它不只是救了我儿子,而是救活了我们全家!”   

  因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2016年底杨俊逸的病痊愈了,杨俊逸迫不及待地重返了校园,废寝忘食、埋头苦读,荒疏了四年的功课他要尽快补起来。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高考,杨俊逸终于以546分的优异成绩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近日,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又专门到武隆区火炉镇木水村回访了杨俊逸,见到了欢天喜地的一家老小。从盼子成才含辛茹苦的希望,到儿患重病无钱医治的绝望,再到重获新生圆梦大学的欣喜,杨俊逸一家人见证了党和政府扶贫政策巨大成效的缩影,也感悟了不放弃、不气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的人生信念。(供稿 图/文 重庆市民政局 编辑 高爽)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