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重庆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呈现新格局

国际在线2017-07-30 17:05:25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近年来,重庆市以创建双拥模范城(县)为载体,以落实双拥法规政策为抓手,着力解决制约全市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基本形成了全市军民融合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深度发展新格局,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驻渝部队现代化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引领双拥创建工作持续推进

  重庆市党政军各级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强化使命担当,创新工作理念,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推动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坚持改革创新促融合。创新理念,将双拥工作由以情双拥向以情双拥与依法双拥相结合转变,先后出台40多个涉及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支持部队建设、优抚对象保障、现役军人优待、退役军人就业安置、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军供服务保障规范化建设、军人军属法律援助等方面规范性文件,其中创新性做法有8项。凝聚力量,将双拥工作由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结合,军民一起、军地一起、全民参与,推进了拥军优属工作社会化。深度融合,将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于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体现国防建设的需求,积极适应“市场”和“战场”需要,形成了既用经济发展支持部队建设,又用部队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针对改革不断深化、军地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实际,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常事快办的原则,把推动双拥政策法规落实、有效解决军地重难点问题,作为共同的使命任务,通过开辟支持部队建设“绿色通道”、开设维护优抚对象权益“市长热线”和“市长信箱”畅通反映困难和问题信息渠道,组织专项调研等方法,对驻渝部队反映需要地方协调解决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后勤社会化保障等重大问题和广大军民关心关注的退役军人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维护、伤病残军人接收安置等实际问题,想方设法逐一协调解决。近年来,先后帮助解决驻渝部队解决重难点问题达120多个。

  坚持抓基层打基础。通过“双拥在基层”、“心系部队建设、情注基层官兵” 等活动,将双拥工作从基层抓起、任务在基层落实、问题在基层解决、效果在基层体现。通过集中学习、现场参观、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推广了渝中区积极推进社会化拥军、江津区加强双拥工作规范化建设、南岸区深入推动双拥工作“2+2”工程(1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1个乡镇或街道基层单位、1个有实力的企事业、1支团级以下驻军部队结对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九龙坡区推进军民共建新农村、永川区加强基层双拥工作站建设、万州区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双拥工作、渝北区“三结合”(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国防教育、巴南区引进社会工作优化军休服务等经验做法,确保了双拥工作任务落实在基层。

  健全完善工作体系 推动双拥工作任务真正落实

  结合双拥工作任务,积极健全完善工作体系,努力推动双拥工作任务落实。

  宣传教育体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纳入全民宣传教育计划,利用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时机,积极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 “五个一”活动(打造一条双拥大道、建立一个双拥广场、种植一片双拥林、举办一场双拥联欢会、组织一百家企业与部队结对共建),打造双拥大道16条,建立双拥广场21个,投资修缮国防教育基地18个,设立永久性双拥标志标识310多个,建设双拥主题公园67个,推出富有双拥内涵的红色精品旅游线路14条。大力开展“最美拥军人物”“社会拥军典范”“情系国防好家庭”“党管武装好书记”“寻找巴渝英雄”活动,树立里“全国社会化拥军典范”贾紫焰、“全国十大最美拥军人物”王健、勇救群众牺牲的消防战士王强、“坚守信仰深受信赖的好军医”肖颖彬等先进典型。

  拥军支前体系。围绕强军目标,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智力拥军和社会化拥军活动,支持部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军事人才培养。近年来,全市各级共投入资金近20亿元,支持驻渝部队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5个,帮助部队改扩建训练基地4个,提供演习训练场地40多处、训练演习保障物资3200多吨。为基层部队办拥军实事2630余件,援建学习室118个、文体活动室46个、添置计算机638台、电视机220多台、洗衣机168台帮助部队帮助培养军地两用人才3500多名。

  优抚安置体系。建立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在乡老复员军人、“三属”地方补助金制度,加大医疗保险、医疗减免、医疗救助、医疗补助、医疗巡诊力度,推进了重点优抚对象住房维修改造,依托群众性拥军组织和拥军志愿者服务队,为困难优抚对象提供物质、精神、心理等个性化服务。建立了城乡一体的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制度和荣誉激励制度,将优秀士兵家庭纳入了奖励范畴,优先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组织退役士兵免费参加了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率达到100%。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大力扶持退役士兵创办微型企业。积极引入社工为军休干部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军休服务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着眼军地互促共赢 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大力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努力开创新形势下符合重庆实际的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推进产业基地建设融合。发挥军地企业的生产、市场等优势,推进重点产业重组,着力打造军民融合生产基地。初步建成汽车、摩托车、汽摩配、船舶、轨道、电子等军民融合基地,形成了1个千亿级支柱产业、5个百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个五十亿级特色产业基地的“1+5+1”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

  推进科技研发平台融合。坚持军地优势互补,依托地方院校和企业,初步构建起3G军地应急通信保障、P4生物安全防控等军民融合科技研发平台,完成军品配套科研项目175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依托军事院校,建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培养科技人才2100多人次,其中2人被评选为“全国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

  推进应急力量建设融合。针对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暴雨洪灾、山体垮塌等灾害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实际,强化军地抢险救灾预案对接和指挥机制衔接,有效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融合。着眼应急应战需要,坚持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统筹兼顾国防和军事功能,把驻渝部队军事院校纳入地方教育园区建设整体布局。大力推进“百镇千村民防疏散基地”建设,开展长江和嘉陵江、乌江“一干两支”港区和航道整治,改善“黄金水道”通航条件,进一步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

  践行人民军队宗旨  积极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自觉服务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支援地方经济发展。发挥部队科技、人才、装备设施等优势,援建地方基础设施改造、水利配套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在边远贫困地区投资开设科技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才7300余人次,整修乡村公路220余公里,整治农田340多亩,修建蓄水池28个,抢种抢收380多亩,有力地助推了边远贫困地区群众致富奔小康。

  支持保障改善民生。广泛开展攻坚扶贫、精准扶贫、捐资助学等亲民爱民活动,积极参与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扶贫援建工作,帮助完成了“50万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任务。投入和协调配套资金7800多万元,先后建立对口扶贫联系点20余个,帮助150个贫困村实现了整村脱贫目标。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援建希望小学5所,结对帮扶边远学校12所,资助60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了中学教育,还帮助贫困地区培养医疗和教育人才6500多人次。

  圆满完急难险重任务。出动民兵预备役人员20万余人次,圆满完成2014年万州、云阳、奉节、巫溪 “9.1”特大洪灾和2015年巫山“6.24”山体滑坡、2016年“10.31”永川煤矿瓦斯爆炸等抗震救灾、抗洪救灾、抗旱救灾、扑灭火灾等抢险救灾任务1280余起。

  倾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拓展军民共建活动领域,积极协助地方推进平安建设、和谐建设,武装巡逻值勤12万余人次,配合公安机关处置劫持人质、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等重大任务160余起。(供稿 重庆市民政局  编辑 高爽)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