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重庆市巫溪县古路镇获悉,该镇创新推出“送牛入托·双带双赢”扶贫模式(即整合产业扶贫资金,为深度贫困户购买肉牛并送到养牛场托管),以弥补以往在使用财政扶贫资金时,往往重“输血”不重“造血”的不足,实现财政扶贫资金的循环使用,持续助农增收,公司、农户双赢。
为用好、用活财政扶贫资金,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在经过长达四年的走访调查,反复验证后,今年,古路镇决定整合黄阳、中康等14个村82户深度贫困户的114.42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同时动员全镇深度贫困户筹资4.1万元(每户出资500元),共计118.52万元,为每户深度贫困户购买了2头肉牛。同时,与有意扩大生产规模却融资困难的巫溪县黄阳坝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阳坝公司)合作,采取“入托寄养”方式,把牛交給后者代管;肉牛出栏后,黄阳坝公司必须无条件返还财政扶贫资金和贫困户自筹资金,同时与贫困户按照3:7的比例进行分红,而政府则收回产业扶贫资金,用于下一轮动态扶贫。据测算,今年,黄阳坝公司可获利15万元,而贫困户可得到户均4000余元的分红。
“现在种的玉米不是留在家里喂猪,就是拉到‘托牛所’喂牛。”古路镇贫困户冉红右告诉笔者,过去她家种的7亩玉米,风调雨顺最多能卖7000元,现在连同秸秆一起按0.24元/斤的价格,卖給黄阳坝公司的“托牛所”,同样的7亩地,收益可达1万多元,还省去了掰玉米、脱玉米粒、晾晒、储藏等大量的繁重农活。
“目前,养牛场共有9名技术员和工人,其中贫困户就占了4人,每人每月能挣2000元工资。”黄阳坝公司总经理陈平俊介绍,公司每年要收购青贮1700吨,由此带动了周边180户农户发展玉米等青贮产业增收,其中有80余户均属于深度贫困户。
“采用‘送牛入托·双带双赢’扶贫模式,到今年底,82户深度贫困户通过分红、出售玉米秸秆、公司务工等,可实现户均增收6100元。”陈平俊说,养一头牛的赢利在3000元左右,但成本至少需要1.2万元,而且还需要成熟的养殖技术和销售门路,“这些问题深度贫困户普遍无力解决,而我们采取订单养殖,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正好解决了他们养牛增收面临的缺劳力、缺技术、缺销路难题。”
据古路镇党委书记王仕明介绍,为确保“送牛入托·双带双赢”取得实效,镇里还为入托的肉牛购买了保险并实施“五统四管”。发生非正常死亡时,一般肉牛和能繁母牛可分别获得5000元和8000元不等的赔偿。所谓“五统四管”,就是统一采购、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核算;贫困户全程监管、专人看管、档案记管、每月核管。同时,政府还成立项目监管领导小组和贫困户义务监督小组,组织小组成员、村社干部和贫困户代表等,全程参与购牛、养殖、销售等所有环节,确保资金安全、深度贫困户增收。(通讯员 李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