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结果互认、患者转院不再挂号……这些都是医疗联合体带给患者的实惠,而这一实惠还将继续放大。7月25日,记者从重庆市卫计委获悉,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三级公立医院今年要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并发挥引领作用,重庆各区县和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至少各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医联体究竟是啥?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说,医联体即由一所三级医院联合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二级医院和一级基层医疗机构,组成联合体。
“说到底就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能就近就医,并减轻其经济负担,增强群众获得感。”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称,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所有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重庆市市将探索多种医联体模式
《意见》指出,重庆市将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模式,探索分区域、分层次、多种形式的医联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流动。同时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医联体模式大致分为四类:市办医疗机构组建医疗集团、区县级医疗机构组建医疗共同体、专科医疗机构和三级公立综合(中医)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对口支援医疗机构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
在医联体的组织模式上,《意见》指出,城市与农村之间可以城市三级公立医院为主体单位,在已建立的长期稳定对口支援关系基础上,通过托管区域内区县级医院等多种形式组建医联体,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可向区县级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重点帮扶提升区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市属医疗机构除参加属地医联体外,可跨区域(包括上联国家卫生计生委委属委管医院)与若干医联体建立合作关系,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
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角色有区别
在医联体内,各级医院的角色也有所区别。三级医院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康复机构、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鼓励村卫生室根据当地群众就医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同时,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把全市所有贫困人口纳入签约服务范围。
此外,在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在基层卫生院做的检查,也可以由三甲医院专家出结果。”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说,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也让患者省事不少。(记者 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