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重庆市渝中区马鞍山传统风貌区,工人正在搭建脚手架。 记者 张锦辉 摄
7月20日,重庆市渝中区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整治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该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届时将与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形成三位一体的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是全市28个传统风貌街区和渝中区10个传统风貌区之一,该片区曾是沈钧儒、史良、李公朴、茅盾等著名民主人士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是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窗口之一,记录了众多民主人士在此奋斗的生活轨迹。
作为今年市区两级重点开工建设项目,该项目以“保护文物,延续文脉,传承文化”为设计理念,以“原貌呈现”为原则,采取风貌整治、环境整治、排危整治的修缮方式,力求原汁原味地保留街巷空间和建筑特色。
该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届时将全面对外开放,其抗战时期及建国初期的特色建筑,将与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三峡博物馆形成“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格局。
7月20日,渝中区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整治项目正式启动。据了解,该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完工,届时将与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形成三位一体的历史文化展示窗口。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是全市28个传统风貌街区和渝中区10个传统风貌区之一,该片区曾是沈钧儒、史良、李公朴、茅盾等著名民主人士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是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窗口之一,记录了众多民主人士在此奋斗的生活轨迹。
作为今年市区两级重点开工建设项目,该项目以“保护文物,延续文脉,传承文化”为设计理念,以“原貌呈现”为原则,采取风貌整治、环境整治、排危整治的修缮方式,力求原汁原味地保留街巷空间和建筑特色。
该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届时将全面对外开放,其抗战时期及建国初期的特色建筑,将与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三峡博物馆形成“文、商、旅、城”融合发展格局。 (记者 栗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