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貌街
明清老街
古镇,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万灵,亦如是。
深厚的历史文化在这里交融,古寨、古桥和灵动的河水融汇成一幅水墨画卷,让“水墨万灵,烟雨古镇”流淌在时光里,活出了特别的韵味与厚重。
以“旅游+文化”守护小城记忆,万灵提出以旅游兴镇、文化育人、实事利民,全力打造成渝城市群休闲旅游特色小镇。
一、项目建设唤醒古镇繁荣
小风,疏雨。时已入夏,空气中飘散的,却依然是春日的温润与清凉气息。
周路没有撑伞,在万灵镇的雨巷里,他的身影迂回在青石板的水汽中,朦胧成一幅极为文艺的画面。
就在此前的“五一”节,在市内一家广告公司供职的周路其实就与朋友来过万灵。彼时,这里的明清老街、特色风貌街、移民文化公园、万灵福邸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酷爱摄影的他当下便暗自决定,找一个闲时,安静地,再到万灵走走看看。
周三的午后,万灵古镇褪去了节假日的喧嚣。一路走来,悠然的体验这座特色小镇的魅力,更加凸显。
青砖、青瓦、镶板窗、挑檐廊……学府路,明清风貌的建筑沿街而立,穿越其间,古镇韵味绵长隽永。
学府路建筑立面和道路改造,涉及立面改造1万平方米。将改造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万灵镇在此打造出一条特色鲜明的明清风貌街,既提升了古镇核心区域的整体形象,也为后续的商业发展做出了铺垫。
在完成这一路段建筑立面风貌整治的基础上,万灵还将继续实施沿河古寨城墙、吊脚楼、古街三圣宫、赵家花房子等特色建筑进行修复整治。从而实现小镇风貌原真性与时代性的协调、内在实用性与外在观赏性的统一,打造有记忆、有故事、有内涵、有个性的街巷界面和建筑精品。
不仅如此,万灵还投入700余万元实施了场镇管网改造,完成老街及学府路给、排水管网铺设1500米,电力管网2400米,场镇二、三级污水管网2100米;投入1500万元新修了绕镇公路和绕镇支路,场镇管理日趋规范化、精细化。
项目建设唤醒了古镇繁荣。不止是明清风貌街,事实上,得益于始终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进行打造,不断深化文商旅的有机融合,万灵以特色小镇建设推动旅游发展的势头持续向好。
近年来,万灵稳步推进万灵福邸、移民文化公园、梦幻万灵等旅游项目建设。重新装修布展湖广会馆、尔雅书院和赵氏宗祠,打造赵家龙桥、白鹤林等景点,举办年猪文化节、七夕河灯节、填川移民文化节、风车音乐节等节庆活动,古镇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近两年累计接待游客238.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7亿元。2014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特色小镇的特别记忆
重庆古镇众多,各有千秋。而万灵,无疑是一个特别的所在。
万灵之特,特在哪儿?
一是水。一条秀美的濑溪河贯穿全境。作为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灵动水乡风光的古镇,万灵享有“移民水乡”的美誉。早在南宋时期,万灵境内的濑溪河就是古代大足至荣昌、荣昌到泸州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既通漕运,又出产宫庭贡品蜂蜜,万灵成为当时著名的码头与物资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客商均汇集于此,形成了古镇最初的形貌。目前,万灵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境内拥有“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镇域24平方公里范围内无工业企业,沿线所有村都获有“绿色村庄”、“美丽宜居村庄”等称号,全镇荣膺“全国美丽宜居小镇”。
二是寨。万灵镇的“大荣寨”是目前中国西南地区少有的、保留完整的,且由原住民居住的“汉寨”。万灵镇是川渝之间典型以水兴市、以市兴镇的寨堡式古镇。古镇青山环抱,依山就势,建设时分阶筑台、临坎吊脚,呈现出层楼叠宇的群体风貌。清代嘉庆五年(1800年),当地绅士及乡民为防御川东白莲教大起义的战火,在水码头的基础上扩建了大荣寨,在四周修砌了城墙,使古镇历经多次战火得以保存,从而让万灵镇在兼具商埠文化、移民文化的同时,又增添了独具特色的寨堡文化。
三是人。万灵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方灵动的水土,可谓地灵人杰,勤劳智慧的古镇人创造了万灵独特的历史文化。缠丝拳、万灵游艺、杀年猪、赛龙舟等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镇传承至今。明代刑部尚书喻茂坚、革命先驱赵宗楷、抗日英雄柳乃夫、“中国石油之父”赵宗燠等名人享誉古今。“天下清官”喻茂坚为代表的古镇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被中纪委全国推广,成为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万灵镇:风清气正》的拍摄主线。如今,“守本心、行正道”的万灵人传承着祖辈们的优秀品质和文化,续书写着古镇的历史。
古镇,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或清晰,或模糊,掩藏在那些小巷长街中。天长日久,这些故事积淀成小镇的文脉,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便因此多了读之不尽、品之不竭的韵味与厚重。
数百年过去,一如濑溪河的生生不息,时光也在万灵流淌出深刻的印记,标记在这里的平凡生活中。
太平门、烟雨巷、大荣桥……青石板蜿蜒曲折,伸展至座座深宅大院和条条幽深小巷。老屋、老街、古寨……一种宁静而超脱的距离,为万灵寻来众多访古探幽之客。
更妙的是,万灵的古典雅韵,不仅因为旧有的古镇格局基本未变,甚至这里的社会生活模式,都仍然带有传统遗风。漫步石板街,在老旧的宅院门口,在雕花的木窗之下,在青砖黛瓦间,有茶馆、有食店、有斜倚门框的老人……岁月的流转被深刻记录在檐额、窗栏和这些小商铺里,唯一不变的是小镇里生活的人们,仿佛依然沉浸在古老年月,迈着悠然的步子。
三、让古镇“活”出生命力
万灵是“活”在时光里的。
如何更好地守护它的过去,关照它的未来?万灵借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提出旅游发展先行区、文化传承示范区、休闲生态宜居区的思路,以旅游兴镇、文化育人、实事利民,全力打造成渝城市群休闲旅游特色小镇。
有学者曾经说过,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能量。以特色小镇为代表的小城镇建设,在解决城镇沉疴的同时,无疑也是产业空间的拓展、社会功能的发散。
万灵“旅游+文化”的路径,显然实践了这一理念,进而让古镇“活”得更有创造力和生命力。
据介绍,结合特色小镇建设,万灵正着手科学编制规划,做好项目储备;加强风貌整治,凸显建筑特色;完善城镇功能,满足旅游文化发展需要;完善园林绿化,彰显自然和谐之美;完善人居环境,形成生态之美。
未来几年,全镇将进一步完善古镇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逐步发掘和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内容和体验类项目,完善古镇旅游体系,满足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功能需求,全面促进万灵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项目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快濑溪河堤防整治工程、场镇改造工程、景区旅游环线、万灵大桥、遇仙桥、场镇市政公园、梦幻万灵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旅游产品开发上,着力推进特色商贸区、非遗文化传承区、美食街等建设,多渠道多方式促进特色旅游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快特色小镇创建。进一步强化万灵镇全域旅游理念,整合和优化旅游资源,抓紧落实市级特色小镇配套政策和项目资金,全面推进古镇1.95平方公里核心旅游区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时期成功创建国家级特色小镇,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目前,结合万灵古镇核心保护区建设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万灵正加强做好山水文化资源文章,致力于开发特色文化主题酒店、主题公园、娱乐设施、养老地产等项目,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同时,引导文化创意企业参与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制造,结合填川移民文化进一步开发山泉水、妃子蜜、填川小曲等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商品,推广万灵旅游纪念品品牌。
比如今年拟建的大荣寨公园,就是万灵镇为完善场镇园林绿化和群众休闲、文化配套设施所启动的建设项目。公园主要依托地形,修建步道和种植海棠树、海棠花等特色植被,以古镇特有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充实文化小品和古镇故事,打造高品质的特色文化休闲公园。
明年,万灵镇还将启动大荣寨风貌整治、濑溪河马拉松赛道建设、景区环线工程、场镇绿化提档升级工程等。
其中备受关注的马拉松赛道建设,事实上是依托的濑溪河(昌州—万灵段)防洪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堤顶环形抢险道路工程。整个工程总长度为42.195公里,总投资约2.36亿元。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昌州至万灵镇濑溪河沿线的防洪抢险应急能力,兼有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通行、提升荣昌区休闲旅游及体育文化等综合作用。
“万灵镇作为重庆市的特色小镇,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的特色小镇。”万灵镇负责人说,“万灵镇将着力打造生态环境有质量、特色产业有活力、古镇风貌有特色、综合发展有后劲的中国特色小镇。”(王萃 贺娜 图片由荣昌区万灵镇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