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支书,我能申请将自家门前的空地改成绿化带吗?”
“能啊,只是政府没有土地赔偿哟。”
“那没事,村里家家户户都搞了绿化带,我这块土坝坝有点格格不入,看着不舒服。”
一个月前,在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村民朱明生主动向村里提交了绿化带整改申请。如今,盛夏已至,朱明生家门前的绿化带已经郁郁葱葱。
党员带头,村民让地搞绿化
朱明生居住的地方名叫朱家大院,过去,这里是金龙村出了名的“脏乱差”地带。
“以前,大院入口处随意堆放着垃圾,村里没有垃圾清理工,时间一久,垃圾开始腐烂,散发着恶臭。”
“最恼火的还是村里饲养的鸡、鸭、鹅,村民们习惯散养,一到夏季,畜禽粪便到处都是,苍蝇蚊虫满天飞。”
“还有村里污水横流,遇上下雨天,出门都困难。”
……
说起金龙村以前的居住环境,村民们滔滔不绝。
去年8月,金龙村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村支书罗春兰第一次到院坝宣传,村民们却并不“买账”。“我告诉他们改善人居环境是政府出资,村民不需出一分钱,但许多人不相信。”罗春兰回忆道,当时大家积极性不高,工作很难推进。
正在这时,52岁的老党员丁优福站了出来,他主动拿出屋后8分多地用以建设村活动广场,广场由政府出资,他和村民们扛河沙、和水泥、铺地砖,不到半个月,活动广场就建好了。
社长朱明寿拿出院坝前的田地,修建污水处理池。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处理池,再经过“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后,排入河流中,有效改善了过去“污水靠蒸发”的问题。
在党员、社长的带动下,村民们陆续响应,许多人主动找到罗春兰,要求将房前屋后田地改建成绿化带、公共活动中心等,短短两个月时间,朱家大院就变了样。
垃圾分类,人居环境得改善
“这些果皮、树叶属于易腐性垃圾,不能和可回收垃圾扔一起哟。”
“是的是的,刚才不小心放错了!”
一大早,金龙村村支书罗春兰又开始每天一次的清洁巡查。村民王道纯刚打扫完院子卫生,不小心将一些树叶垃圾倒入可回收垃圾桶里。罗春兰帮他把垃圾重新分类后,又叮嘱了他几句。
记者看到,在金龙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3个垃圾桶,上面标记着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和其它垃圾,村里的垃圾箱也进行了分类。“以前垃圾都是随手乱扔,更别说分类处理了。”王道纯感慨道:“现在我们也像城里一样摆垃圾桶,垃圾随时扫,随时清,看着心里就舒坦。”
据了解,为彻底改变村民乱扔垃圾的习惯,金龙村建立了垃圾收运、垃圾分类及循环利用机制。村民们先将垃圾分门别类投放进垃圾桶里,再将桶中的垃圾倒入附近垃圾箱,每天,由镇上的垃圾车进村清运,将垃圾统一送到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目前,金龙村共向农户发放536个垃圾分类投放桶,全村共建有两个垃圾转运站。
事实上,金龙村只是南川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的一个缩影。南川地处山区,山高坡陡的地形地貌使农村发展相对滞后。自去年8月,该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以来,大观镇金龙村和中江村便被纳入市级示范片区。
“在示范片区,我们主要从‘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庭院、清残垣断壁)、‘五改’(改水、改厕、改路、改圈、改厨)、‘三规范’(规范垃圾分类、规范群众卫生行为习惯、规范建设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实现了农村‘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南川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环境变好,村民吃上“旅游饭”
人居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农村乡村旅游业发展。
在离金龙村不远的中江村,一座座农民新居整齐排列,新居门前配套了绿化设施、污水管网,农民新村和城里的小区没啥区别。
50多岁的杨明利是前年搬入农民新村的村民。杨明利本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以前住的老屋是D级危房,2015年底,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杨民利在政府帮助下住进了两层楼的新房,“除了3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我们还得到了贫困户建卡补助2.4万元。买新房子,我只掏了6万余元。”杨民利告诉记者。
中江村地处龙川江流域,辖区内有万亩油菜花、千亩荷花。自2015年起,该村先后投入700多万元,修建了7.5公里长的村级道路。去年,中国重庆“十二金钗大观园”暨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在大观镇举办,中江村成为市民旅游赏花的又一好去处。
杨明利瞅准商机,于去年将新房子稍加改装,办起农家乐,“旺季时,我一天能接待70多位游客,去年农家乐毛利润就有5万余元。”杨明利的农家乐还带动了周边土鸡、土鸭等农特产品销售,他平均每个月就要收购上百只土鸡。
在中江村,像杨明利这样的农家乐老板还有25户,全村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去年,大观镇被纳入市级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如今这一片区的乡村旅游已经成熟,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挖旅游资源,让更多农户吃上旅游饭。”大观镇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左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