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趟来得太值了!这里不仅凉快,空气清新,农家菜还特别地道,我打算多住几天。”近日,来自重庆主城的游客李女士,一下车就被秀山县钟灵镇的宜人气候和秀丽风光所吸引。她和家人预订了当地农家菜,准备好好享受一段悠闲的避暑时光。
钟灵镇地处秀山南部,与贵州接壤,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达85%,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清凉宜人的气候。每逢盛夏,当城市被高温笼罩,这里却依旧凉爽舒适,平均气温比主城低5-8℃,成为众多游客避暑纳凉的理想之地。
周姐农家小院 供图 钟灵镇人民政府
为了将清凉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钟灵镇在注重水源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清凉经济”与“庭院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村民们不仅把自家房屋改造成错落有致的休闲驿站,更巧借房前屋后的方寸庭院做文章,让每一处院落都成了“聚宝盆”,为游客提供兼具烟火气与自然趣味的餐食服务。如今,这样依托庭院焕发生机的农户已有20余家,户户有特色,院院有景致。依托这一融合发展模式,钟灵镇的纳凉经济已带动120余户群众增收,户均达3000余元,中溪村的周大姐家便是其中典型。
穿过村口的石板路,远远就能看见周大姐家院墙上挂满了红灯笼。推开竹编院门,院子里更是别有洞天:青草地上架着原木色的竹制秋千,旁边摆着几套粗木桌椅,游客们围坐在此,捧着茶杯看着院景。院门右手边,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步道蜿蜒向前,几步路就通到了清澈的小溪边。孩子们脱了鞋在浅水里追鱼,欢乐至极。紧挨着溪岸的是片茂密的竹林,几张竹制躺椅随意散在林下,椅旁竹桌上摆着粗陶茶壶,泡着当地的钟灵茶。游客斜靠在躺椅上,看竹叶筛下的光斑在衣襟上晃,听溪水叮咚和竹叶沙沙混在一处,每口呼吸都浸着高浓度的负离子,混着竹叶的清香,连鼻尖都透着凉润。院角树下支着柴火灶,灶上炖着土鸡汤,香气混着院里的草木味飘得老远。“游客来避暑,就爱这口‘现摘现做’的鲜,光暑假这两个月,收入就比往年多挣了近三成。”周大姐笑着说道。
不光是周大姐家,镇里其他农户也各有巧思。这些藏在庭院里的小心思,让“清凉经济”有了更扎实的根基——农户不用走远路进货,自家及附近农户种植的蔬菜、喂养的鸡鸭就是最好的食材,既降低了成本,又让餐食有了“钟灵味道”;游客来纳凉,不光能享山间清凉,还能吃到最地道的农家菜,体验到最真切的农家生活。庭院里的一草一木、一菜一果,既扮靓了乡村景致,又串起了“吃住行”的消费链条,让钟灵镇的“清凉经济”因这烟火气十足的庭院,更添了几分可持续的暖意。
在发展“清凉经济”的过程中,钟灵镇始终把水源保护放在首位:一方面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对提供餐食服务的农户的监管,确保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如今,“清凉经济”已成为钟灵镇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还促进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乡村面貌的改善。未来,钟灵镇将继续深挖清凉资源潜力,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让“清凉经济”持续升温,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文 肖红光 王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