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清晨,重庆市彭水县鹿鸣乡向家村的晨雾还未散尽,苗族大姐冉小红家的院坝里已传来阵阵欢笑声。随着一声“包粽子咯”的亲切呼唤,一场别开生面的多民族端午聚会拉开了序幕。
村民包粽子 供图 彭水县委宣传部
来自苗族、土家族、蒙古族、汉族等不同民族的村民们带着各自准备的食材陆续到来。土家族村民方鑫特意从后山采来新鲜粽叶,苗族姑娘宋玲燕带来了传统“三香”食材,蒙古族大哥张宏精心烹制了特色肚包肉,汉族村民宋玲燕则准备了糯米粽。厨房里热气腾腾,灶火映照着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院坝中,冉小红正手把手教蒙古族姑娘谭志方包粽子,传统手艺在欢声笑语中传承。
美味上桌 供图 彭水县委宣传部
中午时分,桌上摆满了手抓羊排、肚包肉、白糖蘸白粽、苗家三香、土鸡炖蘑菇等20余道融合各民族特色的佳肴。村民们围坐一堂,共享美食。
“这桌‘团结饭’凝聚了我们几个民族的心意。”据向家村村委会副主任张远华介绍,村里一共1900余名村民,其中1300余名村民都是蒙古族同胞,是名副其实的“蒙古村”。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多民族聚居优势,通过举办蒙古族“苏鲁锭节”等民俗活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图景。(文 黄智宇 赵勇 张茂玉 蔡秀 甘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