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创新青少年普法教育新模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5-26 16:31:50

  当法治教育与心理戏剧碰撞交融,会迸发怎样的教育火花?5月23日,重庆江津田家炳中学通过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心理剧展演,给出了创新性答案。江津区司法局联合区教委打造的“法治+美育+心理”沉浸式普法模式,正以戏剧力量重塑青少年法治教育生态。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

重庆工商学校《危险的兄弟义气》展演现场 摄影 王艺颖

  六大原创剧目聚焦成长痛点

  在展演现场,来自6所示范学校的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法治心理剧,将法律知识融入戏剧冲突。双福第三小学《勇敢小卫士》通过身体警报手势教学,构建防性侵安全防线;重庆工商学校《危险的兄弟义气》以真实案例警示未成年人理性处事;杜市学校《反诈联盟》通过模拟四大诈骗场景,强化“不转账”的应对意识。其他剧目如《青春的抉择》《守护生命之舟》等,分别围绕校园赌博、溺水防范、心理健康等话题,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剧情。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2

先锋小学《守护生命之舟》展演现场 摄影 王艺颖

  沉浸式体验重塑认知模式

  “法律不应是冰冷的条文,而要成为可触摸的人生剧本。”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联盟专家秦红梅指出,心理剧通过角色代入将道德说教转化为情境抉择,使青少年在演绎中完成从“被动遵守”到“主动认同”的认知跃迁。

  参与学生在模拟法庭、心理团辅等延伸活动中展现出了更好的法律应用能力。据统计,87%的学生通过戏剧体验记住了关键法律条款,防欺凌、反诈骗等实操守则掌握率提升65%。

  体系化构建法治教育新生态

  江津区的创新实践有着系统化支撑。2024年5月,区委依法治区办印发专项方案,构建政法委统筹、政法单位包片落实的工作格局。司法局牵头打造的“戏剧浸润+心理引导”双轮驱动模式,已形成汇聚剧本创作、师资培训、效果评估的完整链条。

  “每部心理剧都是法治种子的播撒。”江津区司法局局长李杰表示,通过将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真实案例戏剧化解构,法律知识已转化为可感知的“成长疫苗”。江津区正积极推进“法治读本+心理剧创编”的课程化建设,计划培育50名法治戏剧导师,打造覆盖全区的普法IP。

  下一步,江津区将构建“演一部剧、懂一部法、护一群人”的成长型法治生态,为青少年织就立体防护网。这种将法律刚性约束与心理柔性引导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能为新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鲜活样本。(文 张世美 王艺颖)

编辑:付意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