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陵山区生态人文资源富集地,近年来,重庆酉阳锚定“加快打造世界知名旅游新胜地”这一目标,持续打好文旅牌,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全域桃花源”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如今,文旅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顶梁柱”,酉阳正以蓬勃之势向着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宏伟蓝图大步迈进。
酉阳桃花源景区美池 供图 酉阳县委宣传部
活化传承:连续3届上榜中国文化百强县
2024年,在第三届中国文化百强县评选中,酉阳以“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之姿成为重庆市唯一上榜县。至此,酉阳已连续3届上榜中国文化百强县。
酉阳有2200多年建县史,是800年州府所在地,集中了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区39.2%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的非遗传承人、38.8%的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28项、县级非遗项目233项,涵盖土家摆手舞、酉阳古歌、面具阳戏、酉州苗绣等民族文化瑰宝,数量居渝东南首位。
非遗表演梯玛古歌表演 供图 酉阳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酉阳深挖土家族、苗族文化资源,以“非遗+”为核心路径,推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在桃花源景区,游客可沉浸式体验《梦幻桃源》舞台剧,观演融合梯玛神歌、茅古斯舞等非遗元素的实景演出。在龚滩古镇西秦会馆,游客可欣赏国家级非遗“酉阳民歌”传承人熊正禄的《啊啦调》,也可欣赏《梯玛古歌》《面具阳戏》等非遗表演带来的别样民族风情。在酉州古城,游客还可动手体验苗绣、西兰卡普织锦、土家扎染等技艺,参与山歌对唱等互动活动。2024年,龚滩老街入选“市级旅游休闲街区”,酉州古城入选重庆市“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2025年春节期间,酉阳以“我们的春晚”为载体打造“酉春晚”IP,组织开展各类春晚12场次,开展非遗展演、文艺表演等子活动100多场。通过“酉春晚”IP赋能,龙潭古镇、河湾山寨、桃花源景区等一大批文化地标成为过年热门打卡地。春节假期,酉阳全县景区景点累计接待游客57.24万人次,同比增长32.1%;接待游客总花费3.28亿元,同比增长42.16%,实现“春晚流量”向“消费增量”的高效转化。
全市第一:4A级以上景区增至10个
2024年,酉阳全年接待游客4058.11万人次,接待游客总花费206.94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32.05%和36.48%。亮眼成绩单背后,是酉阳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百强,国家级文旅品牌增至20类78个的硬核支撑。
2024年,楠木湾、南腰界景区成功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域桃花源构建起“1+9+2+N”的景区集群矩阵,即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市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景区和市级以上度假区总量、增速均居重庆首位。
游客打卡叠石花谷景区 摄影 彭媛
与此同时,酉阳以“一源引领、两带串联、百景联动”IP为轴,实施全域资源整合:依托山地特色与民族文化,串珠成链打造楠木湾等12个重点景区、溪望花滩等25个特色乡村旅游点;精耕酉龚路沿线旅游观光带,打造梯田层叠如大地指纹的花田梯田、傩戏文化与低空飞行交融的叠石花谷等多元体验场景。
为延伸消费链条,酉阳还打造了悦涧里等特色酒店品牌及精品民宿集群,7道地方美食获评重庆地标菜,8道地方美食入选“渝味360碗”,形成“住有风情、食有故事”的消费生态。
魅力无限:全年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
2024年2月29日,“探寻世外桃源·走进幸福酉阳”2024年酉阳全域旅游推介会暨全国旅行商集中签约活动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家旅行商与酉阳达成合作意向。
紧随其后的“攻势”更具穿透力——先以“国际牌”叩开全球市场大门,邀请德国、西班牙及东南亚10批次考察团实地探秘,签约16家境外专线商、地接社建立跨境客源通道;再以“区域牌”串联文旅版图,联动武陵山文旅联盟、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与四川眉山、老挝乌多姆赛省结成“城市CP”,更在重庆江北观音桥步行街打造“酉阳文旅会客厅”,让苗绣技艺、吊脚楼风情、桃花源自然山水直抵都市核心;又以“平台牌”抢占流量高地,承办巴蜀文旅走廊建设联席会议,亮相深圳文博会等10余场国家级展会,将“世外桃源”品牌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让“北纬28度的桃花源”成为“爆款代码”。
2024年春节期间,央视一套春节特别节目专题推介酉阳民俗文化,全网点击量达2.3亿人次。荧屏热浪迅速转化为线下热潮,“川渝一家亲”“四省联游万人行”等定制线路叠加“四减四免”优惠政策,催动“百万职工游巴蜀”的消费洪流。龙潭古镇的璀璨夜灯、酉州古城的非遗工坊,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流量地标”。
从千年文脉中汲取力量,在山水秘境中书写新篇,酉阳交出了一份“非遗活化、全域联动、生态富民”的生动答卷,也为武陵山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提供了“酉阳范式”。(文 肖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