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对话千年文明:2025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启遗产活化新范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3-18 18:36:17

  3月18日,随着为期4天的2025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圆满落幕,这座承载千年文明的世界文化遗产再次向世界展现了其跨越时空的魅力。本次活动由中国旅游报社、大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东盟中心支持,吸引了40余国驻华使节、国际文旅专家、旅行商代表及全球媒体参加,通过“体验+传播”的创新模式,向世界传递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与当代活力。

数字对话千年文明:2025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文化节开启遗产活化新范式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18143951

活动现场 供图 主办方

  科技赋能:千年石窟的“数字新生”

  大足石刻游客中心的8K球幕影院与4K宽银幕影院,成为本届文化节的亮点之一。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以数字孪生技术还原千手观音、释迦涅槃像等经典造像。观众半躺于软椅仰望穹顶,仿佛置身千年石窟现场,可沉浸式感受光影交织的震撼。而4K影片《天下大足》则以超清影像串联起石窟艺术从印度传入到本土化的千年脉络,15分钟浓缩大足石刻的前世今生,成为游客快速理解其文化内核的“时空快车”。

  文旅专家吴必虎指出:“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需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AR导览、AI互动等技术的引入,不仅让文物‘活’起来,更让国际游客跨越文化理解障碍。”

数字对话千年文明:2025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文化节开启遗产活化新范式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18143955

养鸡女石刻雕像 供图 主办方

  艺术创新:从崖壁到舞台的文化破圈

  此外,以石刻为灵感的舞剧《天下大足》成为文化节的重要文化符号。该剧通过“缘起”“烟火”“不息”等十个篇章,讲述宋代工匠小福与摩崖造像的传奇故事,将媚态观音、养鸡女等石刻形象搬上舞台,用现代舞蹈语言诠释“人间小满,天下大足”的东方哲学。首演门票一日售罄,全国百场巡演计划更将大足文化辐射至南宁、深圳等50余城,形成“从剧场到景区”的文化消费闭环。

  大足石刻研究院原院长黎方银表示:“舞剧不仅是对文物的艺术化再现,更是文化遗产传播范式的创新突破。”

  国际视野:构建“日月繁星”文旅新格局

  大足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徐晓勇在开幕式上强调,大足将以“日月繁星”体系重塑文旅版图。其中,“日”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区,“月”为龙水湖国家级度假区,108座湖心岛则构成“繁星”生态网络,辅以玉龙山森林康养基地等特色景点,打造“两天一夜”深度游目的地。依托即将开通的成渝中线高铁,大足将形成辐射全国的“文旅黄金圈”。

  文化节期间,大足区与多家企业签约,并发布《旅游团队营销奖励办法》,通过政策激励与业态创新吸引全球游客。

数字对话千年文明:2025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文化节开启遗产活化新范式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50318143958

千手观音 供图 主办方

  自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大足石刻始终秉持“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原则。千手观音历时8年修复,开创全球石质文物修复范例;与敦煌研究院的合作项目,则推动石窟艺术跨国对话,使其成为东方美学研究高地。大足石刻作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正以科技赋能、艺术破圈、国际合作的多元路径,书写文化遗产活化的中国方案。(文 张世美)

编辑:付意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