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美美与共——集: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回归展(重庆站)”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幕。展览由“集”和“传”两部分组成,通过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图像以及7位艺术大家的独创作品,向世界讲述中国艺术故事及文化传承。
展览现场 供图 四川美术学院
据了解,威尼斯双年展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之一。本次展览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图像文献组成的“集”版块,汇集了100件散落于海外的中国历代绘画作品制作的数字档案,包括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宋代郭熙的《树色平远图》等,分别在档案柜和LED屏幕中展示。策展人姜俊介绍,这些作品均入编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作为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自2005年启动以来,收录了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12405件/套中国历代绘画精品佳作。
展览现场 供图 四川美术学院
在“传”版块中,车建全、焦兴涛、邱振中、施慧、王绍强、汪正虹、朱金石等7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基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开新的创作,从建筑、山水、人物、花鸟等不同绘画元素切入,以艺会友,与古为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雅集文化,强调了传统与当代之间的传承。策展人王小松介绍,7位参展艺术家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图像档案作为基础展开二次创作,通过艺术手段演绎了图像背后的故事。
其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的参展作品《魂·韵》回应了“雅集”这一主题。焦兴涛表示:“中国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应思考和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挑战。”他介绍,四川美术学院根植于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在艺术创作与艺术人才培养中不断守正创新,与此次展览的精神内核不谋而合,旨在创造出新形式的“联合”与“共生”。
焦兴涛及其参展作品 供图 四川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强调,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体现了中国艺术界成果,用当代艺术的方式传递了中国声音。本次展览将具有东方美学的传统故事,以当代艺术的方式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以及美学的演绎。
展览开幕当天,“美美与共——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叙事”研讨会同期举行。据悉,此次重庆站展览作为回归展的第一站,将持续至2025年4月10日,未来还将在全国范围举行系列巡展。(文 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