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第18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围绕“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巫溪力量”作主题介绍。巫溪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王中,巫溪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唐江洪,巫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新闻发言人马丙合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巫溪县城风貌 供图 巫溪县委宣传部
李卫东介绍,全国以“巫”命名的城市只有2个,其中一个便是巫溪。巫溪是三峡地区古人类和巫咸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巫”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代表贯通天地灵气,两边的“人”代表通达天地的执行者。当前,巫溪县正咬定“奋力实现新时代巫溪绿色崛起”总体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构建具有巫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让好山好水变成好风景、优良生态变成生产力。
市民游客在巫溪大宁河边吃烤鱼 供图 巫溪县委宣传部
近年来,巫溪县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通过高水平规划引领,优化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唱响“天地灵气 逍遥巫溪”文旅品牌。全县A级景区已增加到13个,全县旅游人数、综合收入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近十万群众吃上“旅游饭”。同时,巫溪全面融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巫溪烤鱼、巫溪老鹰茶、中药材精深加工集群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教育装备生产等六大基地正加快形成,巴绣、晚李、蜜柚等一批具有巫溪辨识度的产品销往境外,“大宁河边吃烤鱼”成为游客喜爱的消费新体验。
李卫东表示,巫溪县始终把县城作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推进,作为全域旅游的第一张名片来打造,推动“产城景”深度融合,使巫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通过5年到10年的努力,巫溪县城将打造成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气候景色宜人、产城景深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最美县城”“恋恋小城”。
王中介绍,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巫溪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推进“和美家园”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山区库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子。巫溪通过创新“和美家园”建设,健全共建共管机制,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让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建立农户、企业和村集体利益共同体,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留下来,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比如通城镇龙池村户籍人口1855人,过去常住人口约800人,近两年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回流人口达600余人,乡村成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同时,巫溪县正着力打造区域性教育和医疗服务中心,充分利用渝中区、重庆师范大学等帮扶力量,在凤凰水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三峡巴蜀中学、三峡人和街小学、重庆师范大学附中和附小4所名校,建成后可为渝陕鄂川毗邻地区提供近1万个优质学位。医疗服务方面,巫溪县利用重医大附一院、市中医院、重庆骨科医院、鲁渝协作等帮扶资源,着力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县人民医院创成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成二甲医院。到2025年,该县将建成2所三级医院、3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个甲等基层医疗机构,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红池坝镇茶山村 供图 巫溪县委宣传部
王中介绍,巫溪还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老鹰茶等特色产业,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2023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1%,75%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成倍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增速排全市第5。
唐江洪介绍,巫溪素有“天然药海”之称,现有地产中药材2932种,占全市药用动植物总数的50.2%,同时常用中药材达到320种。目前,全县的中药材占地面积已经达到40万亩,药食同源的产品开发达到100个以上,产能突破1万余吨。2023年巫溪县被授予“中国道地药材之乡”。结合大健康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巫溪县力争用3年时间让全县中药材在地面积达50万亩以上、产值突破20亿元;用15年时间实现产值100亿元。
“巫文化、盐文化、药文化、茶文化及康养文化荟萃于此,成为巫溪发展的一大宝贝。”马丙合表示,游客们在巫溪,不仅能品尝到美食,更能深入了解巫溪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兰英大峡谷 供图 巫溪县委宣传部
同时,巫溪县坚持“一切围绕旅游转”,坚持“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铸魂”,突出“慢巫溪快逍遥”,通过高水平规划引领,优化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唱响“天地灵气逍遥巫溪”文旅品牌,充分彰显旅游业龙头带动作用,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文 肖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