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作用,重庆市巫山县法律援助中心推动司检联合,打通信息互通渠道,多措并举探索“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司检专业优势,共同凝聚司法合力,为弱势群众维权“撑腰”。
搭好“同心桥”,盘活办案模式。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与法律援助制度在目的上有趋同性,巫山县人民检察院与巫山县法律援助中心所合力搭建的这座“同心桥”能够在办案过程中实现线索双向移送,拓宽人民群众维权渠道。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引导、帮助其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从而获得法律咨询、代理等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中心在接到法律援助申请后,认为符合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条件的,告知法律援助承办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起诉。检察机关一方面对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所涉及的法律知识和诉讼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研判,帮助其增强运用法律和诉讼途径解决纠纷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协助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收集证据,从而加强当事人收集证据的能力。
跟好“典型案”,落实依法维权。“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影响力覆盖,需要在一个个现实具体的案件中去铺开。据统计,近三年巫山县人民检察院与巫山县法律援助中心实现“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案件达166件。其中,维权效果、社会效益达到最好的是一起申请人数多达123人的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对方当事人为一家从事鞋服生产销售的企业,123名受援人在该企业做工,因对方未及时支付2011年11月至2023年1月的全部报酬,故123名受援人集体申请法律援助维权。巫山县法律援助中心自收到申请之日起,高度重视这起案件,秉承着高效便民的工作原则,及时作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并对接巫山县人民检察院履行民事支持起诉职能,与当事人及承办律师进行案情沟通,助力民事调解,派出检察官出庭支持起诉。最终,案件双方在巫山县人民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约定123名受援人工资分五期履行。本次法律援助案件为123名受援人挽回损失共计42万余元,从受理到结案仅45天,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机制的对接高效、处理迅速、介入精准等显著优势。
走好“为民路”,规划改进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法律援助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延伸。“法律援助+支持起诉”机制加大了对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维权保障力度,突出办理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利益问题的案件,发挥联动优势,扩大宣传力度,完善体制机制。
以情系民,以案析法,以法维权。下一步,巫山县司法局将持续推动司检联动走深走实,形成多方合力,以最大限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用心用情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法律援助案件。(文 周瑞妍 冉龙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