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重庆市武隆区委宣传部发布消息,武隆关口西汉一号墓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重要收获,工作人员在关口西汉一号墓一次性出土600余件漆木器、竹木器、铜器等珍贵文物,且保存较好,这也是长江上游地区一次性出土漆木竹器最多的墓葬。
出土的文物 供图 武隆区委宣传部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3月至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白马航电枢纽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对项目范围内的17处地下文物实施了考古发掘。其中,关口西汉一号墓收获最为重要。
“本次出土的600多件器物中,有一种漆木器,名称叫做‘奁’,是上下可以扣合的。器物相对比较完整,在当时用做盛放铜镜等化妆用品,如今表面还看得见一些精美的纹饰。”武隆关口西汉一号墓考古发掘队领队黄伟说,此次出土了很多类似器物,这一批器物总体来说填补了重庆地区没有完整漆木器的历史空白。
考古队发掘现场 供图 武隆区委宣传部
据介绍,关口西汉一号墓位于武隆区江口镇乌江腹地,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墓。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土的文物“干支木牍”是本次考古发掘中的重大发现,也是首次在全国发现此类文物。
据考古人员介绍,关口西汉一号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圹长6.5米、宽约4.3米,距现地表深4.13米—4.78米。由于之前墓内常年处于满水状态,且未被盗扰破坏,所以椁室、木棺及随葬品均保存较好,也成为西南地区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的木椁墓,同时也是重庆地区至今发现的唯一一座“清水墓”。这一重大发现,将填补我国乌江流域秦汉考古工作相关空白。(文 王津川 廖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