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33是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石门派出所社区民警刘康的警号。这枚警号曾属于他的父亲刘景华。2020年,刘景华因公殉职。37年来,这枚警号曾在江北公安分局的刑警支队、拘留所、派出所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在刘康心中,“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是这串警号最后留给他的精神力量。
父亲倒下后,刘康离开在万盛工作了7年的特警岗位,申请调回到父亲曾经工作的社区民警岗位。2021年1月1日,刘康接过这枚警号,继续完成父亲生前未完成的工作。但缺少社区民警工作经验的刘康四处碰壁。为了做好社区工作,刘康通过探寻父亲的足迹寻找一些工作启发。
2014年1月,刑满释放人员林长江去大兴村派出所报到,遇到了社区民警刘景华。刚出狱的林长江迷茫无助、生活艰难。刘景华见此便积极开导他,帮他想办法。在两个人的聊天中,刘景华得知林长江擅长厨艺,尤其是小面,于是建议他开面馆,还帮忙协调社区、城管,办理各种手续。
现如今,林长江的小面馆生意越来越好。林长江说:“刘景华警官从来不会放弃我们任何一个人,如今我总觉得自己还欠他一碗面。”当刘康回访到这里的时候,他体会到父亲工作的态度: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扎扎实实为他们想办法,解决难题。
父亲与林长江的故事对刘康触动很大。重走完父亲的工作轨迹后,刘康把父亲的故事当成案例学习,调整好心态和工作重点继续出发。刘康所管辖的社区构成形态比较复杂,旧小区、单体楼、廉租房和新盘混合,还有一个重点治理小区。
刘康表示,自己有一份“重点关怀人群”名单,这份名单里的人是最需要关心、引导、关怀的人,他们很孤独、可能被社会排斥,但却是刘康电话名单中常联系的人。
7000多人的社区,刘康像一个大“群主”。除了每个季度寻访一次外,他还给自己加了一项工作——“重点关怀人群”要经常见面沟通、谈心。为了更有效地工作,他还着手建立了辖区保安、街道、物业、业主等微信群,准备定期召开群防群治会议,让大家共同参与平安社区的建设。
见过了更多家长里短的刘康,也对父亲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悟。如今,刘康接过父亲的担子,满眼都是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行动也日渐成熟稳重,已经能坦然面对和有温度地去处理这些警情。
这是英雄精神的传承,更是使命责任的担当。当刘康重启102233,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那一刻,就已经在传承父亲的坚定、信念和热爱。(江北区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