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蜂蜜采收时节,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普子镇凤凰村中蜂养殖基地,近200个蜂箱错落于山野。开蜂箱、取蜂脾、割蜂蜡、摇蜂蜜……夜幕降临,养蜂人和村组干部正与蜜蜂“争夺”蜂蜜,现场十分忙碌。
采集蜂蜜 摄影 廖唯
怎样把生态优势发挥经济效益?这是村支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凤凰村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反复走访、调研,并邀请专家指导,决定将养殖中蜂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之一,发展村集体经济,既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又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于是,凤凰村今年初引进200箱中蜂,建立中蜂养殖示范基地,专门聘请了养蜂能人。
今年55岁的刘德凡是当地有名的养蜂“土专家”,也是凤凰村集体经济养蜂产业的养蜂技术员和管理者。刘德凡经过多年摸索,总结了一套养蜂“秘诀”。
采集好的蜂蜜 摄影 廖唯
在中蜂养殖基地,刘德凡借着灯光打开蜂箱,小心翼翼地取出蜂脾,刷去附在上面的蜜蜂。“今年气候比较好,花期持续时间长,也就意味着蜂蜜大丰收。”刘德凡拿着沉甸甸的蜂脾说道。
“今年上半年取了400斤蜂蜜,预计全年可取800斤,纯收入近10万元。”凤凰村党支部书记冯顺奎表示,下一步将总结经验,在继续壮大蜜蜂产业的基础上,带动更多村民加入这份“甜蜜”事业,实现村集体、村民共同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 陈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