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促进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开展全民绿色行动,近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联合重庆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了重庆市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重庆市民对生态环境信息关注度高,普遍认为应通过“新闻宣传”和“学校教育”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认为重庆在垃圾废弃物、水、空气等污染问题方面改善较明显。同时,重庆市民对生态环境教育立法呼声高,赞同立法的占比高达93.8%。
重庆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调查主要面向全市38个行政区县、两江新区、高新区和万盛经开区,以电话、网络和入户相结合的方式,对公民环保意识和行为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8080个,其中城镇样本5617个,农村样本2463个。样本分布实现了对全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居民的全覆盖。
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生态环境信息市民关注度高达96.3%,市民更为关注“环境状况对人类生活、健康的影响及健康防护信息”等与个人相关性更强的环保信息,喜爱“图文并茂”与“短视频”的信息呈现形式;95.5%市民对生态环境知识较为了解,对生态环境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认同环境污染治理不会一蹴而就,需全社会共同参与,但在自身践行生态环境行为等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在对生态环境行为识别与践行方面,行为表现较好的是在呵护自然生态方面,近七成受访者认识到并基本做到“不食用珍稀野生动物及拒绝购买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受访者能够实现“知行合一”。
行为表现一般的是在节约资源能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等方面,六成以上受访者能认识到并基本做到“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选择步行、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购买绿色食品认证的食物”和“垃圾分类投放”,受访者在这些方面基本实现“知行合一”。
调查发现,重庆市民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热情较高,有89.2%受访者表示参与过环保志愿活动。“为社会做贡献”和“提升个人能力”是市民参与环保志愿活动的主要原因,参加环保志愿活动的市民多从“时间地点”和“获取信息”方面做考虑。
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民监督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方式以“拨打电话举报”为主,但在其他监督方式上却呈现差异,特别是“通过网络认证平台举报”呈现出城市化、年轻化、高学历态势。
73.6%和71.2%的受访者表示应通过“报刊杂志和电视、广播等新闻宣传报道”和“学校教育”来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调查结果还表明,重庆市民对生态环境教育立法呼声高,赞同立法的占比高达93.8%,并认为生态环境教育立法不仅为规范生态环境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重庆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