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司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十个涉消费纠纷典型案例,提醒经营者合法、合规经营,引导消费者依法、理性维权,从而营造良好的法治化消费环境。
发布会现场 供图 重庆市五中院
据重庆五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唐文介绍,2021年以来,该院辖区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涉及消费纠纷案件28431件,占所有民事案件的6%,涉及食品安全、商品房买卖、汽车销售、家具定制、网络购物、教育培训、健身娱乐等多个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
据分析,这些案件呈现出商品房买卖成为消费者维权热点、预付式消费维权成为消费者维权重点之一、食品消费领域诉讼明显减少、消费者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逐步增多等特点。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装修欺诈、二手车买卖欺诈、教育培训合同格式条款、健身机构预付式消费退款、二手平台网购七天无理由退货、开发商瑕疵交房违约责任、经营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用权益、食品生产者违规标注不适宜人群、减肥产品公益诉讼维权等问题。
唐文称,未来,重庆五中院将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斩断“黑作坊”生产链条,遏制制假售假行为,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预付式消费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依法整治消费领域“霸王条款”,妥善审理直播电商、平台纠纷案件,加强新业态、快递服务、住房等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妥善处理消费者出行、涉疫情消费购物、医疗健康服务和体育消费等纠纷案件;加强未成年、老年、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重庆五中院将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延伸司法审判职能,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并通过庭审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巡回审判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消费者维权司法环境,更好地服务保障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重庆市人大代表黄文、周艺梅、代豫军、唐富琴和市政协委员周密受邀参会,并对法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重庆市五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