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社会经济生活逐步复苏。对于教育行业来说,社会秩序的有序恢复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杨昌义从多角度出发,梳理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然要求。
从居家回归正常社交、从“工具崇拜”走向人文回归、从传统认知走向理性建构......基于种种现实条件的变化,杨昌义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新思索其方略和定位、重新梳理其应然要求。从教育的视角出发,学校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方面,要直面社会心理变迁与挑战,另一方面,也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新要求。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学生风采 供图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
如何把握后疫情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趋势?杨昌义表示,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从学科化走向系统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站在立德树人的视角进行系统化的建构,更应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建构与发展、学校心理文化的建设、学校本身的文化生态和课堂的文化生态以及基于“生本立场”的心理场域、心理氛围、心理环境的建设;推动“双减”落实,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宽松、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存在感和价值感。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文艺汇演 供图 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
二是从医学化走向人文化。在深度转型的背景下,心理健康医学化的倾向比较突出。单纯的医学判断、定性标签,已经在现实场景中导致了十分突出的心理问题。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基于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全面发展,更多体现心理支持、心理关怀、心理赋能以及情感性、社会性、人文性,更多关注价值建构、情感发育、道德生成、灵魂生长。
三是从专门化走向全域性。学校全体教师的心理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话语引导、处事方式,以及学校的管理策略、管理艺术、课堂教学方式、育人方式、课堂氛围,还有班级文化生活状态、学校整体文化生态、家庭文化建设状态等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致力于全学科、全领域、全方位地支持和培养。
四是从积极适应走向积极建设。加强心理危机管理、心理危机预警、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帮助学生积极适应时代挑战和社会挑战,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责;如何培养建功新时代的时代青年,是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的必然价值指向。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更应该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的积极建设、积极发展、积极创造。(文 杨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