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大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大足高新区”)积极推进绿色集约化发展,多措并举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在聚焦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中,全面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绿色新模式,打造产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产中的“园林厂区”和“花园城市”,以及高新产业“生态样板”。
大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风貌 供图 大足高新区管委会
同时,在推进绿色制造设备引进及应用方面,大足高新区充分发挥施密特电梯、金山洋生等市级绿色工厂带动效应,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导华森天澳、荣爵、艾博瑞威等重点企业实施绿色技改项目,支持富士电梯、金箭电动车、阳光铃木电动车产业园等企业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运营,培育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
此外,大足高新区加快落实清洁生产审核、环境标识和环境认证制度,推广使用国家鼓励类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组织富士电梯、台铃科技、中舜微电子等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中小企业实施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符合条件的先进技术纳入清洁生产推广目录,新增市级以上清洁生产企业10家。
在实施节能减排降碳方面,大足高新区积极开展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行动,推广普及能源审计、能效对标、能源管理体系等认证,鼓励企业间能源梯级利用,建设园区集中供热和分布式能源中心以及高效、清洁、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鼓励华菱精工、立玻光电等企业应用节能、节水、节材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创建“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能耗“双控”要求,引导园区能耗较高的企业有序实施节能减排降碳行动,引导碳资产管理;推进“双碳”技术创新研发应用,推广高效末端治理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工艺设备,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方面,大足高新区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构建“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循环发展新模式,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链接;引导泓通管业、王子包装、绿泉科技等行业重点企业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推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建立特色循环产业链,争创“无废园区”。
大足高新区相关领导表示,园区正全面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模式,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进产业体系绿色升级,建立并实施绿色制造体系。2021年,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3.37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82.88%,绿色产业工业增加值133.48亿元,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57.73%。(文 张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