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倩兮是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国际交流合作处的一名党员干部。从11月16日起,她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转岗”成为所在社区“天使白”中的一员,在高风险区核酸采样一线连续奋战,展现巾帼风采。
是党员怎能怕入“险境”
沈倩兮家住巴南区莲花街道莲花社区。11月14日,按照上级要求,沈倩兮转入居家办公并立即向居住地街道和社区报到,主动申请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11月16日,莲花街道几乎全域被划为高风险区,社区工作人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沈倩兮打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到疫情更为严峻的花土湾社区参与核酸检测工作。“没问题。”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这一干,就是5天。每天8点开始,她都精神饱满地投入“战斗”,除了负责核酸采集信息录入,还协助医护人员到有阳性病例的封控楼栋进行“扫楼”。“是党员怎能怕入‘险境’?做好防护措施,怕什么!”朋友问她是否害怕时,她的回答干脆利落。
沈倩兮(左)参与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工作 供图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
巾帼怎能让须眉
沈倩兮的丈夫是莲花街道办事处的一名职工,经常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对“大白”的辛苦有着切身体会。看着妻子第一天参加完志愿服务后便腰酸背痛、汗流浃背,他就和家人商量,试图劝妻子换一个相对安全和轻松的岗位。
“核酸采集信息录入这么重要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心细的女同志来做。这么关键的时候我岂能‘掉链子’!”沈倩兮说到做到。在所属党支部中,她第一个投身志愿服务,而且是最靠前、最危险、最辛苦的岗位,无论再苦再累,第二天总是那个“元气满满”的“女汉子”。
护“大家”就是守“小家”
沈倩兮的丈夫自11月10日凌晨起就已投入本街道疫情社会面管控点位值守,担任“点长”的他一值班就是12个小时,每天要么“不着家”,要么居家远程指挥点位工作。夫妻俩就这样,要么早晨一起奔赴岗位,要么晚上短暂碰个面,工作时几乎没时间联络,也不能陪在孩子身边。
“重庆是我们的家,护‘大家’就是守‘小家’。”夫妻俩虽然对孩子心怀内疚,但始终无怨无悔。(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