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四小区附近的南湖社区曾经是一个老旧小区。近年来,在社区民警、干部以及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南湖社区“旧貌”换了“新颜”,并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重庆市党建示范社区”“重庆市文明社区”等称号。
为服务好这个国家级示范社区,努力擦亮国字号金字招牌,南岸区公安分局花园路派出所南湖社区警务室的社区民警孔坤林和邓俊林,在服务管理上不断探索,通过扎实的工作,获得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警民合作联合管理
南湖社区单体楼多,人员流动性大,难免存在治安薄弱环节。为了加强物业管理,南湖社区警务室联合社区干部,一起发动群众,从治安积极分子中发展了楼栋长。孔坤林介绍:“楼栋长可以随时掌握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实有人口情况,并及时搜集异常情况。”
此外,社区民警和干部还大力发动居民,以居民自我管理为核心,创新开展了群众自治式物业管理新模式,即将散居的两栋或多栋居民楼用围墙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区,加强小区内部治安防范,并由专人代收相关费用。经过社区警务室全体成员、社区干部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南湖社区近年来未发生一起群死群伤的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群众见警率、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9%和98.8%。
精准防骗有效降低发案率
为加强反诈宣传,除在社区居民群发布反诈信息以及上门劝阻外,南湖社区警务室独创了一套精准防骗工作法。当发现某个区域连续出现反诈预警,民警们便会在相关区域的居民楼下,通过发放资料和扩音器喊话展示常见电诈伎俩,对居民进行科普宣传。截至目前,整个社区的电诈发案率直线回落,比2021年同期下降了36%。”
赋色管理迅速化解风波
今年8月,南坪五小区发生疫情。距离南坪五小区仅一街之隔的南湖社区管控压力巨大。但凭借一张一目了然的表格,街道、派出所、社区迅速完成了小区居民的密接排查工作。表格的设计者邓俊林介绍:“我们在‘一标三实’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上报的人口表格进行了赋色管理,不同的居住情况对应不同的颜色,以方便快捷地了解辖区住户情况。”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技融入到警务实战中,孔坤林表示,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将现有的赋色管理数字化,并将模块推送至社区管理人员,从而实现“公安主动出击、社区和物业等部门逐步加入”的“1+N”模式,不断增强服务管理的效能。(文 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