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重庆城口县举行“城口老腊肉新发展 乡村产业再升级”新闻发布会。会上,城口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董奕锋就城口如何推动城口老腊肉新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再升级进行了详细介绍。
据介绍,城口高山生态猪生长在高海拔地区,以天然的富硒饲料为食,养殖周期长达300天以上,造就了城口老腊肉最优质原材料。城口老腊肉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富硒富锌农产品,远销海内外。此外,城口老腊肉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入选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口美景 供图 城口县委宣传部
董奕锋介绍,城口老腊肉是城口乡村振兴的举旗性产业。目前,城口通过“企业+生产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生产组织方式,城口老腊肉年销量达8000吨,年产值达8亿元,每年带动1.5万余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当前城口县正按照“稳定供给、提质增效、知名品牌”总体目标,以“实施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质量检验监测、品牌保护和营销、利益联结”五大体系建设,计划用3年至5年时间,让老腊肉产业生产规模达到1.5万吨,产值实现20亿元以上,全力推动城口老腊肉“再出发”,推动“老产业”新发展、兴乡村。
城口老腊肉 供图 城口县委宣传部
在构建全新标准化生产体系方面,城口县从猪种选择、养殖、屠宰、加工、深加工等环节实行标准化生产,引进推广优良种猪,提高养殖设施标准化,加强地源性饲料研发应用,提升屠宰加工和冷链配送能力,培育“生产+电商+旅游”新型作坊,促进生产加工企业提档升级。同时,城口县制定实施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工艺流程标准,建设分级分类产品标准和识别标志,提高城口老腊肉标准化水平。
在构建全新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城口县着力构建“产、学、研、金、用”五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技术公共咨询服务平台,组建城口老腊肉研究所、城口老腊肉地标产品赋能中心,并积极探索建立城口老腊肉全产业链金融支持体系,为市场主体、养殖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
同时,城口县积极开展质量安全、产品溯源、产品认证,建立城口老腊肉分级分类品质控制体系,全过程加强产品质量把控;开展质量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建立全产业链产品溯源认证管理体系,对生猪养殖、制作加工等主要环节实行溯源管理,通过“扫码溯源”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在构建全新品牌保护和营销体系方面,城口县挖掘城口老腊肉文化内涵,优化产品包装、标识,深化品牌策划营销,健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分级分类”的品牌矩阵,推进城口老腊肉数字博物馆建设。
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养殖积极性,城口县推进城口老腊肉提升示范基地建设,优化完善生产组织方式,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建立农产品、生产资料、作业服务的利益分享机制,以“保底+分红”的形式分配利益,形成“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文 张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