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近日,重庆市合川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南津街勤务大队接到指挥中心警令:南屏大桥下一辆电瓶车在斑马线上撞倒行人,致行人受伤。民警石鸿汶赶到现场时,电瓶车已撤离现场移至路边,被撞者彭先生正坐在马路边上。
“我没事,刚刚救护车来了我都没有上去。”面对民警的关心询问,彭先生手一摆,说着事情经过,看似安然无恙。然而,就在民警登记询问信息期间,彭先生原本扬起的头逐渐低下,声音也逐渐虚弱无力。见此情形,石鸿汶想到事故过程,后与自己曾经处理过的车祸案例对比,当即判断彭先生可能受了严重的内伤,需要马上送医救治。于是石鸿汶对彭先生反复劝说,坚持将彭先生送上了救护车。经送医后初步检查,彭先生为颅内出血,随即情况恶化,被立即转院接受治疗。经过48小时的救治,彭先生目前虽已度过危险期,保住了性命,但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
民警调取监控得知,事发当天下着小雨,由于驾驶员康某的电瓶车加装了雨棚,其视线完全被雨棚上的水滴遮挡。当康某行至人行道时未减速,径直冲向行人,行人被撞飞,双双倒地。本次事故康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合川警方表示,对一些骑电动车的市民来说,加装雨棚是遮风挡雨的“神器”,然而这种行为不仅增加了行车的危险系数,甚至可能酿成事故。针对此事故,交巡警提醒广大市民,交通事故中,巨大的撞击力很容易引起人体内脏或者颅内受伤,有时症状会立刻表现出来,有时则隔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千万不要主观判断自己的伤情,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文 田渝兵 乔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