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成为城市品牌区域王者 重庆跻身省域品牌第一梯队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1-12-07 19:57:26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周利宏):12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发布会——地区品牌影响力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经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报告由主办方与国际在线联合发布。会议当天发布了由财经院地区品牌影响力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1):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报告对城市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效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据悉,该报告对中国288个城市、30个省及20个主要城市群的品牌影响力进行了评估与测量。从CBII前100强的分布来看,华东地区依然遥遥领先。华东地区获得CBII百强的42席,其中浙江11席、江苏10席、山东9席,成为中国城市强势品牌的高地;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据14席,其中广东得8席;华北地区有12个城市进入百强,以京津为引领城市,河北占6席;华中地区的百强品牌城市数量上升到10个,其余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的百强品牌城市均为个位数。

2021年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华东地区成为城市品牌区域王者 重庆跻身省域品牌第一梯队_fororder_图片1

七大区域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一级指标均值对比 来源:《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1):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七大区域的城市品牌影响力一级指标均值对比图”显示,西南地区“城市旅游”品牌影响力较为突出。这得益于西南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众多城市“宠粉”。比如今年国庆长假,重庆开启“封一座桥让游客拍美景”、夜景灯饰亮灯时间延长2小时等“花式宠粉”模式。

  七大区域分化明显 华东地区成为城市品牌区域王者

  从区域的城市品牌平均得分来看,各区域的平均城市品牌强度从高到低分别是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七大区域入选城市数量最多的就是华东地区,共77个;其次分别为华中地区42个、华南地区37个、东北地区34个、华北地区33个和西南地区33个;入选城市数量最少的是西北地区,共30个。

  报告分析得出,华东地区城市品牌区域王者;华北与华南——城市品牌区域跟进者;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城市品牌弱势区域。华东地区的77个城市中,上海、杭州和南京3个城市位列前10名,12座城市跻身30强城市品牌。华东地区城市品牌质量远远高于其它六个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江浙沪鲁四个省份的城市品牌强度较高,对华东地区产生了带动作用。华东地区是文化、旅游、投资、人居和传播五个方面最为均衡的城市品牌强势区域。

  据了解,华北与华南在七大区域中位列第2和第3,与华东地区一起占据了百强城市品牌的68个,是中国城市品牌建设的中坚力量。

  华北地区城市品牌发展指数能够在七大区域中位列第二,得益于北京和天津在200座城市中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十,这较大地拉升了华北地区的平均指数。北京继续领跑全国,并且拉大了与上海的分差,展示了其城市品牌建设的强劲势头。

  华南地区在十强城市品牌占据2席,分别是深圳和广州,位列第4和第6名。较华东和华北地区而言,其文化和传播品牌劣势较为明显。

  从城市品牌发展指数的趋于平均得分来看,华中、西南、西北和东北四个地区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从区域内部城市品牌的排名看,四个地区的绝大多数入围城市都在100名开外,比例分别为74%、76%、80%和85%。同时,西北和东北地区没有城市入围十强。多方面数据都反映了四个区域在城市品牌建设工作上的弱势地位。但值得一提的是西南地区的旅游指数相对较高,这是带动当地城市品牌影响力发展的优势所在。

  重庆跻身省域品牌第一梯队

  报告指出,我国省域品牌影响力水平总体不高,且呈现明显的分层趋势和两极分化现象。在省域品牌影响力指数(PBII)方面,北京、上海、重庆和浙江跻身第一梯队,天津、江苏、广东、山东、四川、河北、河南、福建、湖南、海南和湖北11个省市位于第二梯队,其余省域为第三梯队。

2021年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华东地区成为城市品牌区域王者 重庆跻身省域品牌第一梯队_fororder_下载

省域品牌影响力指数得分和排名对比 来源:《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1):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省域有较好的成长。比如海南受自由贸易港国家战略的强劲支撑,品牌指数升幅显著;河南、贵州、福建表现活跃,省域品牌排名分别都上升了3位;广东、青海、四川、山西和内蒙古和新疆也保持着上升态势。但云南、陕西、广西、甘肃、黑龙江、湖南、山东出现下滑,其中云南的省域品牌影响力指数排名降幅较大。

2021年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华东地区成为城市品牌区域王者 重庆跻身省域品牌第一梯队_fororder_下载 (1)

2021年城市群品牌影响力指数(ABII)与其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均值对比 来源:《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1):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此外,我国城市群品牌发展水平波动幅度大,呈现明显的分层趋势和两极分化现象,区域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都市圈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和区域的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也是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一种空间现象。北京都市圈、成都都市圈、重庆都市圈、大连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桂林都市圈、哈尔滨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呼和浩特都市圈、济南都市圈、昆明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南宁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厦门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深圳都市圈、沈阳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太原都市圈、天津都市圈、武汉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徐州都市圈、长春都市圈、长沙都市圈、郑州都市圈等全国30个都市圈的品牌协同力也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30个都市圈中,品牌协同力表现最好的是上海都市圈。据了解,由于上海都市圈在区位、基础设施、经济实力、科技创新和国际化等方面相较于其他都市圈都具有明显优势,其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都市圈品牌协同力表现名列前茅。其城市文化品牌指数、旅游品牌指数、投资品牌指数、宜居品牌指数、品牌传播指数的均值都领先全国。

  其次,重庆都市圈、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分别位列第2、3、4名。其中,重庆都市圈比较特殊,以重庆主城区为主体,另外只包括一个城市——四川省广安市,区域品牌协同的障碍相比其他城市群极大减少。由于重庆都市圈内城市数量少,且重庆的城市品牌影响力水平较高,重庆都市圈在城市文化指数、旅游指数、投资指数、宜居指数、传播指数五个分项指数方面均表现良好。相对而言,广安在五个分项指标得分都较低,各方面都有待发展和提升。

  北京都市圈以北京为中心城市。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都市圈的整体韧性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其城市文化指数、旅游指数、投资指数、传播指数四方面表现较好。

  杭州都市圈以杭州为中心城市,在城市文化、旅游、投资、宜居、传播指数都有良好的基础及表现,在都市圈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其宜居指数和传播指数方面尚需着力提升。

  另外,厦门都市圈包括了厦门、泉州和漳州三座城市,是中国东部最具有活力的经济一体化产业区,在城市旅游指数方面表现出色。相较于其他都市圈,南宁都市圈品牌协同力水平有待提升。

编辑:胡明珠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