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快绿色转型筑牢重要生态屏障
来源:重庆日报  |  2021-03-10 09:42:23

重庆加快绿色转型筑牢重要生态屏障

三月四日,九滨路,九龙滩“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九龙滩滨江公园扮靓长江江滩。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美底色。“十四五”时期,重庆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围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谱写“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面推行林长制 启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将围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市林业局局长沈晓钟表示,具体有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启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等重点工程建设。分解落实“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15万亩营造林总任务,抓紧实施30万亩年度任务。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林地收储100万亩、营造林30万亩。抓好长江防护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新造林任务2.7万亩,前一轮退耕还林质量提升91万亩。继续开展国家森林城市、绿色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和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二是蹄疾步稳推动林业改革。今年要全面推行林长制,出台实施意见,发布总林长1号令,开展森林资源乱侵占、乱搭建、乱采挖、乱捕食“四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权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体系,继续推进实施横向生态补偿提高森林覆盖率机制。

  三是加快推进全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启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新篇章。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涉林问题整改,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电子围栏建设,加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四山”森林绿化和精细化管理。开展风景名胜区等自然公园总规编制(修编)及重大项目选址论证工作,推进巫山五里坡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前期工作。申报并划定国家重要湿地,推动出台市级重要湿地名录。

  四是加大森林、草原、湿地等林业资源监督管理。严格林地用途管制,依法依规征占用林地,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抓好森林督查,强化发现问题查处整改。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和公益林管护,不断恢复自然生态植被。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多措并举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十三五”时期,我市已全面完成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9项约束性指标。其中,截至2020年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100%;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3天,评价空气质量的六项指标首次全部达标。

  从今年开始,国家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有较大调整,我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由原中心城区的16个增至26个区的35个,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由42个增至74个。这就意味着,相比“十三五”时期,我市“十四五”时期环境质量目标任务将更加艰巨。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辛世杰介绍,我市将多措并举,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一是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目标任务。加快编制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合理提出“十四五”时期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机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编制实施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规划。

  二是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围绕落实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强化碳强度考核的硬约束,建立和完善涵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三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握好新发展阶段环境治理的特点,顺应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的重大转变,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力争在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四是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主线,深入推动成渝地区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协同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生态廊道建设,共同推进跨界水体污染治理,深化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深入开展川渝联合执法,探索制定修订统一的环保标准。

  联防联控 加快“智慧河长”平台建设

  市水利局副局长、市河长办副主任任丽娟介绍,近年来,我市全面建立健全河长组织体系,设立各级河长1.75万余名,助推巡河212万余人次,协调解决问题5.1万余个。此外,重庆在全国率先颁布“河长制条例”,率先成立跨省的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加快推进全国首个“智慧河长”升级系统平台建设。发布第1号、第2号市级总河长令,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乱排“三排”问题5080个,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三乱”问题2247个,长江干流岸线违法违规利用项目460个,目前长江干流重庆段非法采砂已基本绝迹。

  下一步,我市将深化落实《关于进一步强化河长履职尽责的实施意见》,建立河长巡河查河通报制度,推动“一河一长”履职更实。今年,我市还将继续深化落实第1号、第2号市级总河长令,加快推进新一轮“一河一策(2021-2025)”方案编制,加快建设“智慧河长”。

  今年,我市将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续加强跨区域河流联防联控,通过常态化开展联合巡查、联合暗访督查,持续推进川渝81条跨界河流污水“三排”、河道“四乱”专项整治行动等,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任丽娟介绍,今年我市还将全面启动市级示范河流创建工作,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方面重点建设内容,立足不同区域、不同流域,分段创建、分步实施、分类施策,通过系统治理和综合整治,打造一批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幸福河湖,为深化河长制实施提供可借鉴经验。

  绿色转型 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高质量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巴南区委书记辛国荣说。

  辛国荣表示,今年,巴南区将牢牢抓住“十四五”规划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带来的机遇,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以“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创新生态,进一步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在加速集聚新兴产业方面。全力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围绕“1+3+N”产业体系,加快德谷胰岛素等3个在研品种产业化,引进重点生物医药项目20个,开工植恩现代中药等项目8个,推动博唯重组蛋白疫苗、智翔金泰抗体药物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投产投用南芯医疗等项目14个。

  同时,加快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汽摩关键零部件及智能装备产业补链成群,提升产业链本土配套能力。加快布局可穿戴设备、家居、家电等智能终端产业链,支持桴之科等物联网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布局“一核五园”,实现营业收入600亿元。支持忽米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打造千亿级平台经济。建成腾龙5G数据中心一期、联通南部枢纽,启动公路物流信息港建设。

  在大力提升传统产业方面。支持宗申集团航空发动机、大排量摩托车达产放量,推进发卡电机等项目,完成产值100亿元以上。支持大江集团加快转型升级,大江国立、大江亚普等持续放量,产值增长10%以上。支持重庆铃耀汽车百亿级新车型项目布局落地。实施建设工业、宸安生物等智能化改造项目45个,完成百亚国际产业园等技改项目26个,新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个,促进恒安纸业、锦晖陶瓷、立泰服饰等企业提质增效,新增规上企业40家。推动5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稿件由记者王翔、陈维灯、龙丹梅采写

编辑:付意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