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 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有关工作
重庆日报讯 近日,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要求,扎实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全市人民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严格落实“少外出”“少流动”“少活动”“少聚集”措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要带头就地过年,引导外地在渝务工人员、尚未离校的师生就地过年,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渝。确需出行人员原则上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引导我市户籍的在市外务工人员留当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对于市外返乡人员,要严格按照当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分类实施健康管理。
二、全力保障在渝过年群众生活所需。加强煤电油气运供需监测,有关供应企业要保障全市民生用气用油用煤足额供应。全面落实“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千方百计保障城乡居民“米袋子”“菜篮子”产品需求。引导和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企业保持正常运营,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倡导社区、乡村零售网点春节假期每日营业时间不少于8小时。强化产销衔接,增加名、优、特、新产品投放,培育夜间消费、假日消费、定制消费、绿色消费、品牌消费等,满足春节期间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产品质量监管、价格监管,依法妥善处理投诉举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旅游景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持续向公众开放。春节期间,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举办“我们的中国梦”“奋进新时代·共圆小康梦”“美丽乡村文艺秀”等面向基层的文化活动。各区县要结合群众春节需求,积极提供非接触、少聚集的消费项目和社会服务。倡导用人单位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网络拜年、网络团拜会等非聚集类文化娱乐活动。
三、扎实做好在渝过年群众管理服务。各区县、市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在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外出请假报备制度,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强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乡镇干部下沉一线,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调动社区“两委”等基层组织基础作用,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及时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群众需求。抓好“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组织开展对困难老年人、孤儿、留守妇女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走访慰问和关心关爱,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落实临时救助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失业农民工等生活困难未参保人员,由经常居住地参照城市低保标准2倍以内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
四、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和货运物流畅通。按照全市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严格落实常态化客运疫情防控措施。周密部署运力,制定完善应急预案,避免出现大面积旅客滞留。加强重庆西站、江北国际机场等重点区域运输接驳,畅通旅客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通过完善健康码使用、联网售票、增设自动售(检)票设备、设置绿色通道等方式,方便旅客购票进站。增设爱心通道、母婴哺乳区、老幼病残孕旅客候车室,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出行服务。继续落实好春节假期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保通保畅,提高通行效率。加强应急物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确保生活必需运输车辆快速便捷通行。各区县和邮政管理部门以及快递物流企业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积极为寄递快递创造便利条件。以“两客一危一货一面”为重点,深入开展酒驾醉驾、危化品运输、超限超载等专项整治,严查“三超一疲劳”、酒驾毒驾、“百吨王”等严重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安全。
五、关心关爱外地留渝过年群众。鼓励企业持续生产,制定错峰放假和调休计划,以岗留工、以薪留工,在春节期间安排员工工作的,要依照有关规定,按节假日加班落实其薪酬待遇。广泛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对安排外地员工留渝过年并发放不低于300元“留岗红包”的本市各类企业,由政府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留工补贴,每户企业最高30万元;未在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自定标准,自行出资发放。鼓励企业结合需要灵活安排员工在岗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引导在线培训平台、技师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免费向社会开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视频课程;春节期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关证书的,按职业工种给予一定补贴。用人单位要做好外地员工留渝过年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时间由用人单位统一提供食宿的,原则上在春节期间继续提供;未能提供食宿的,可给予一定生活补助;有条件的区县、园区等,可自行出台相关补助政策。学校要加强学生食堂保供稳价和住宿保障等工作,做好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和安全管理。各区县、行业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稳定就地过年群众的劳动关系,规范用工行为,不得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深入实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冬季专项行动,拉网式排查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畅通24小时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渠道,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六、扎实做好我市在外务工人员服务工作。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要向外出务工人员发出倡议书,倡导“非必要不返乡、就地留守过节”。发挥各级驻外劳务机构作用,配合当地政府做好渝籍务工人员稳岗留人、慰问帮扶、服务维权工作。建立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返岗服务机制,强化省际协作,密切关注我市农民工流动情况,做好留人留岗工作。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关心关爱渝籍未返乡农民工亲属,对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救助关怀、保障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强化亲人滞留在外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明确代为照护人,确有困难的,村(居)委会要指定具有资格的照护人进行照护。
七、积极营造就地过年良好氛围。各区县、市级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加强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广泛宣传节日期间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方便群众出行、关心关爱群众就地过年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讲好节日期间坚守岗位、志愿服务、互帮互助的暖心感人故事。做好疫情防控信息公开,加强公共宣传,增强群众防护意识。密切关注群众就地过年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庙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严格管理棋牌室、KTV等密闭娱乐场所,减少农村集市规模和频次,控制人流量;倡导移风易俗,居民家庭不举办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劝导群众不串门、不聚集、少外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
八、落细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讲政治的高度统筹做好春节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组织协调,落实好属地责任、行业主管责任,结合职责抓好各项工作,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防止在落实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搞“层层加码”“一刀切”。充分保护和调动基层积极性,对城乡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可结合实际给予适当值加班补助。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群团组织、用人单位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心安全过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