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5日上午走访了第三届进博会部分展馆,在和参展企业交谈时,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今年,欧莱雅集团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全妆推荐科技应用“智能美妆顾问”全球首发;美敦力不仅带来了新一代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还展出最小心脏起搏器2.0版——Micra AV经导管植入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大量全球领先科技在进博会上集中展示,是上海在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方面的成果。进博会常常是国外参展商接触中国营商环境的首站,国外参展商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营商环境的水平。
首届进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27万平方米;第二届进博会吸引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展厅面积33万平方米,且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增加;第三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过上届,世界500强参展企业数量达往年规模。可见,国外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认可持续增强。
不仅如此,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也十分明显。第二届进博会之后,上海当年入驻的首店数量超过1000家,其中不乏丹麦、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品牌,显示出上海商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攀高。
因此,重庆在深度参与进博会、大力进行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应该在营商环境等软实力方面向上海学习。
重庆已经连续举办了3届智博会,在全球智能产业领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与此同时,重庆的营商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出台的《重庆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推出了91条举措完善营商环境“大礼包”:通过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文件6000余份,企业前置审批事项由190项减少到32项,减少83.16%,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大大增强。
几个微观镜头可以反映出上述变化。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重庆正在主动作为,推动金融市场的开放,未来前景可期。”在2019江北嘴新金融峰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芬恩·基德兰德如是说。
在此之前的2019重庆英才大会上,誉存科技联合创始人陈玮感慨:“我们发现了重庆的国际化优势——从说重庆话的人很多,到说普通话的人很多,再到现在说英语的人也很多。”
重庆的目标很明确,对标国际一流标准,聚焦企业所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把重庆打造成贸易投资更便利、行政效率更高、服务管理更规范、法治体系更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但同时还有几点需要进一步探讨。一方面,随着智博会影响力逐步扩大,到重庆参展、有意落户重庆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重庆不妨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研制出一套科学、客观的重庆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海内外企业、机构和个体面对面开展专题调研,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特别是营商环境的薄弱环节、短板瓶颈等问题,“把脉问诊”,对重庆营商环境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分析。
其次,借助智博会平台优势,有针对性地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和招商引资项目有效落地,为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智博会已经确定永久落户重庆,加上本身就拥有的两江新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等开放平台,重庆完全可以以内外资企业加速集聚的优势窗口,深度对接全球先进科技及理念,围绕市场主体加强服务,全面掌握最前沿的产业信息。同时在各区县内部形成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区县在竞争中不断找到并弥补差距,最终形成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没有休止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推动、久久为功。因此,重庆更需要通过制度性、系统性的改革,扩大各项改革措施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以深化“放管服”攻坚探索打破束缚企业发展的藩篱壁垒,以全生命周期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当前,重庆正在积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新发展格局。这都需要重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进一步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先进生产要素竞相涌流,让重庆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兴业发展高地。(特约撰稿 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