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田渝兵):9月25日至27日,借着2020年“百城万企促消费”全国消费促进月“爱尚重庆”金秋消费节和消费扶贫月活动的东风,一年一度的重庆中小企业服务节将如约而至,亮相江北区北滨路金源购物广场。
第六届重庆中小企业服务节暨消费扶贫展销活动,作为全市统一部署的激发消费潜力、助力脱贫攻坚的系列活动,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此次活动将牵手山东、四川、贵州等兄弟省市和29个区县,通过消费扶贫展销、全民直播带货大赛、中小企业协同共享发展论坛、服务进园区等系列活动,帮扶企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营造消费氛围、助力脱贫攻坚,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盛宴。
“东篱田园”
近年来,彭水县双龙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乡”的目标,立足实际,以“发展、稳定、安全、和谐”为主题,抓发展,抓民生,抓农村公益事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构建乡强民富、山川秀美,充满现代文明的新双龙。截至目前,全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71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7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
双龙乡农业生产具有传统优势和自然优势,近年来通过不断努力,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初步形成以粮、蔬菜、畜为主的产业结构布局。双龙乡按照“公司+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着力打造龟池村有机大米基地,“彭水龟池大米”品牌全县闻名;规模养殖达25户,年出栏生猪2200余头,山羊200余只、肉牛100余头,同时,双龙乡依据产业发展趋势,成立了彭水县志敏肉牛养殖股份合作社、彭水县双建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全乡共有养殖大户18户,组建家庭农场6个,专业合作社6个,微型企业31家,农业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路子。
同时,双龙乡“东篱田园” 电商微信公众号平台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百姓,利用电子商务载体,销售当地农特产品,带动困难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帮助卖家的产品走向更大更广的市场。
“走进采金城”
近年来,彭水县保家镇结合自身优势,在发展红薯、生猪、烤烟等原有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优势产业,以“三引、三帮、三促”模式,通过鲁渝协作发展白茶5000亩,在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挖掘茶文化、分享茶红利上下功夫,成功打造苗望“养心”茶品牌。
据了解,保家镇为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效,持续促进脱贫增收,该县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加快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保家镇建立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开展人才培养孵化、咨询、产品包装设计等技术服务,带动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同时积极和电商企业合作,帮助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通过电商培训实现就业。
该县还依托“彭水赶场”、农民合作社产品展销中心等相关线上线下营销平台,成功打造出具备自身特色的“走进采金城”电商微信公众号平台,广泛开展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
“鞍子苗寨”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作物烂在地里换不来钱”成为当地百姓的心头之痛。近年来,鞍子镇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大力发展电商产业,扶持电商企业,培育电商人才,以此带动扶贫,为群众的脱贫致富产业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据了解,鞍子镇立足本地实际、依托科技创新,实现了既有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抓住了农村扶贫的“牛鼻子”。鞍子镇讲究实事求是,不盲目求新,慎重引进全新产业,在搞清弄懂本村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确立农业产业升级的基本思路;另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技术和工具手段,拓展优质农产品的推介、销售渠道,让相隔千里的交易瞬间完成,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同时,“鞍子苗寨”电商微信公众号平台让千里之外的网友了解这片山水、这块土地。鞍子镇既着眼于当前的农业生产过程,更聚焦于未来的产业升级发展,这样的电商“微扶贫”模式,自然能够在基层农村迅速生根发芽、充满勃勃生机。
“鞍子苗寨”电商微信公众号平台不仅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销路,更为农民致富打开了思路。
活动期间,重庆市彭水县商务委还将组织“东篱田园”“鞍子苗寨”“走进采金城”电商微信公众号为前来参加的群众们准备丰厚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