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反诈骗中心实现区县全覆盖 集结700多人组成专业反诈队伍,从事打击电信网络犯罪
伪装成“网络美女陈雨瑶”,在网上与伍先生“老婆”相称,并以所谓的“开店梦”、为父母生日送礼金等借口,先后诈骗伍先生10万余元……犯罪嫌疑人刘某日前在沈阳被我市渝北区公安民警抓获。
这是前不久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成立后,破获的首个电信网络诈骗案。按照公安部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要求,重庆公安全力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将建成区县反诈骗中心纳入了“2020年重庆公安十件民生实事”。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建成41个区县级反诈骗中心,实现了所有区县全覆盖。
网络电信诈骗日益高发
“目前全市建成市级反诈中心1个,区县反诈中心41个,全市反诈中心有专业反诈民警540余人,辅助警力200余人。”市反诈骗中心综合大队副大队长王欢告诉重庆日报记者。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增长,且手段不断翻新,给人民群众财产带来极大损失。”王欢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因为电信网络诈骗受损失金额达到5.77亿元,受损金额占全部刑事案件损失金额的51.97%。
“电信网络诈骗有别于传统的接触性犯罪,这种犯罪嫌疑人可能远在千里之外,通过网络手段实施犯罪,给公安机关侦破案件和打击犯罪带来了很大难度。”王欢说,一方面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是接触性传统犯罪率下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现实形势,调整警力结构和组织构架,建立一支专业的,纵向到底的从事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警力队伍。
诈骗手段更新迭代快
“‘多卡宝’听说过吗?如果不是长期持续研究电信网络诈骗,很多民警根本没听过这东西。”王欢介绍道,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逐渐形成了分工精细化的诈骗、转账、取钱、洗钱的高科技犯罪链条,他们甚至利用虚拟货币等新型金融手段来隐藏自己的犯罪行为,试图逃避公安机关打击。如果一个民警没有相关专业知识,不是持续关注这个领域,甚至连钱转到哪里去了都查不出来。
以最新型的“多卡宝”电信诈骗为例。所谓“多卡宝”,就是将多张手机卡插入1台“多卡宝”,实现一人用一部手机同时异地操作多张电话卡的设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大量购买他人的电话卡、流量卡,并利用“多卡宝”等设备建立“服务点”,为境外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提供话务技术支持,通过真实电话号码降低受害人的戒备心。
组建一支专门的反诈队伍,则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办案总结很好地解决专业化的问题。
以渝北区反诈中心为例,该中心下设预警反制组、研判分析组、侦查打击组、宣传防范组4个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破案效率大大提高。”该中心民警邓瑶介绍说。
预警反制半小时直达受害人
“感谢民警,让我及时悬崖勒马!”5月19日,合川居民李女士庆幸反诈民警及时赶到,让自己“清醒”了过来,从而避免了11万元的损失。
当天18时30分许,合川反诈骗中心接到市反诈中心指令,称辖区内一群众疑似正在遭受电信诈骗,合川反诈中心立即联系当事人李女士,然而拨打李女士手机一直无法接通。合川反诈中心随即联系当地派出所派民警前往。
派出所民警刚走到李女士楼下,就看到了正准备转账的李女士,经过民警解释,李女士恍然大悟:自己是遭遇了冒充“公检法”的诈骗!
这起预警反制,从接到指令到劝阻成功,只用了不到半小时。现有的反诈专业队伍梯级体系,实现了反诈指令从市级到区县一级再到派出所,顺梯而下,层级消化,落地查证更快更准更高效。这也说明,我市梯级式反诈队伍的建设,初步实现了反诈骗更高效、更彻底的目的。
“未来反诈中心将培养更多熟悉高科技犯罪的公安民警,提升打击各类犯罪能力。”王欢说,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犯罪分子从事犯罪时会更多运用到高科技手段,而区县级反诈骗中心成立后,会培养出许多经常接触到新型金融犯罪、高科技犯罪的专业民警,能够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重庆日报记者 郭晓静 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