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果园港这三条通往世界的通道“走得”咋样了?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8日22时20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记者 邱小雅)近年来,重庆依托国际铁路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构建起东向、西向、南向、北向和航空五大国际物流通道体系,如今,这些物流通道运行如何?8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公司获悉,目前,已初步在重庆果园港实现了“Y”字形国际物流通道的无缝贯通,三大通道去年完成外贸箱量66.64万标箱。
抵达果园港的货船忙着卸货。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据介绍,重庆东向通道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连接太平洋,覆盖190多条国际航线,通达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具备运能大、运价低、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是我市外贸的主要通道;西向通道通过中欧(重庆)国际班列可达中亚、欧洲各国,具备运输时间短的优势;南向通道通过“渝黔桂新”国际班列可抵达东南亚、欧洲各国,具备国内段运输时间较短的优势。
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三大国际物流通道完成外贸箱量66.64万标箱。其中,长江黄金水道48.74万标箱,占比高达73%,中欧(重庆)班列和“渝黔桂新”分别占比17.7%和9.1%。
果园港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黄金作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摄
不仅如此,渝申集装箱直达快线自开通以来,截至7月30日,渝申快线共计发出58艘次,舱位数19074TEU,装载外贸重箱 15787标箱。同时,果园港到上海外高桥码头的船运时间由过去12天缩短至8天,果园港至上海洋山港的船运时间由过去16天缩短至10天,整体运行效率比过去提高30%以上,确保了外贸集装箱运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
而针对目前三个通道的选择,重庆港务物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较为特定的情况下,如外贸货物为时间要求高的鲜活产品、时间贬值系数高的产品、高价值产品,选择不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空运、铁水联运是恰当的。但对绝大部分适箱外贸货物而言,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实现江海联运方式仍长期是货主们的对外运输主要通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