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平:把电商与扶贫产业结合
华龙网  2019-06-17 10:05:38

  原标题:梁平:培养专业电商经纪人 让群众销售农产品更方便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7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吴密)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梁平袁驿镇抢抓“互联网+”新机遇,以电商扶贫为抓手,搭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创新电商发展方式,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强力推进电商产业发展。

  “有了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真是太方便了!农产品根本不愁卖,有货直接交到这里,按市场价收购,省时省力,轻松挣钱。”16日,在袁驿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清顺村八组村民邹正金把刚采摘的20公斤竹笋交到该服务中心技术指导老师唐俊手中,当场验货称重后就挣了100多元现金。

  袁驿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于去年8月建成投用,短短几个月,通过销售梁平柚、香椿、竹笋、土鸡土鸭、山胡椒、青花椒等当地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00余万元,近30户贫困户“触网”受益,平均每户增收1000元。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A

袁驿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唐俊(中)在给电商经纪人讲解如何把竹产品放在网上销售。通讯员 吴密 摄

  培养专业电商经纪人

  “我们这个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设置创业人员‘触网’创业孵化、电商店铺开店、线上线下业务对接以及快递物流等服务板块。”唐俊介绍,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旨在通过聘请技术指导,对有意愿开网店的村民进行技术教学,通过提前规划销售平台、统一设计农特产品包装、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让农民摆脱传统散种散卖模式,使得农民、商家和消费者紧密结合,实现互利共赢。

  据了解,袁驿镇很早就有一批“触网”的电商创业人员,但由于自建平台功能还在初期运行阶段,后台响应滞后带来网络消费者购物体验感弱;再加上受众有限,季节性农产品不能快速突破销售,解决不了收获季节爆发式积压农产品的销售;还有就是镇级快递物流不通、货物少,货物包裹在镇上要滞留一天甚至两天,导致物流时效低,也降低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商品性,加之较高的快递包裹费用进一步增加销售成本,使得本地农产品失去竞争力,电商创业人员举步维艰。

  2018年,袁驿镇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力求改变现状,对电商创业人员进行鼓励帮扶,请专业老师开展电商业务培训,并积极与区商务委沟通协调,建起了袁驿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鼓励在家的村民参加培训、开网店,并统一规划利用阿里巴巴、淘宝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带动本地农村电商的发展。

  在袁驿镇政府的引领下,这样“大张旗鼓”的“招人创业”,吸引了袁驿镇及周边不少人“触网”成长为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一员,如27岁的返乡创业人员李红燕,40岁的家庭主妇徐志琴……他们还根据电商销售情况,针对各村村民、贫困户、种植大户进行农产品规划、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的商品性,再通过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销售出去,从而增加群众收入。

  “目前,我们这里已有近90名创业人员,他们一同学习开网店、运营网店。”唐俊说,利用“互联网+”,通过培养专业电商经纪人,开展线上线下业务对接并深入到村到户,整合线下资源,为农产品提供更具网络特色的营销服务,帮助优质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走出去。

  质量有保证电商销售火

  “大家快点准备一下,这批货今天必须要发出去。”在袁驿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唐俊整理完该中心全部订单后,连忙组织工作人员准备货物、分装、打包,贴快递单……忙得不可开交。

  “这段时间我们接单的大多是鲜竹笋、土鸡土鸭、鲜蛋等农产品。”唐俊说,除了当季的农产品受到大家的喜爱之外,目前,本地的李子、梨子也进入到了预售阶段,订单也纷至沓来。

  据介绍,袁驿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销售的农特产品,均实行订单农业模式,店铺向种植户提前预定,收成后种植户主动送货上门,这样既能保证产品质量,也能带动当地群众致富。

  “老祝,最近家里有没有什么可以卖的农产品?”“有哟,家里有刚晒干的竹笋,安逸得很!”隔三岔五,唐俊便带着电商经纪人在村里挨家挨户收货,问及村民祝宗义时,他立即从家里提了一口袋“土货”出来。唐俊验货后,最终协定以市场价每公斤5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称重后,祝宗义的10公斤干竹笋当即收入500元。

  “自从镇上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成立后,他们隔三岔五就上门来收货。以前想卖点农产品,只有自己背到镇上去卖,现在坐在家里就可以把农产品卖出去,实在是太好了!”祝宗义说。

  “电商+”助力贫困户致富

  “去年11月,我家第一次尝到电商平台销售的甜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袁驿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就帮我把2000多公斤柚子销售一空,收入近5000元。”清顺村贫困户王开祥谈起他家农产品“触网”后的好处时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有效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袁驿镇正在积极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点,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扶贫”方式,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开发,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之路,由点到线,连村成片,形成袁驿特色农副产品产业化生产,既能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又能保障产品供应。

  清顺村共种植700余亩柚树,以往,村里的柚子销路窄,一靠买主上门来采摘,二靠种植户运到马路边或镇上销售。

  如今,村里的电商服务点即将建成,今年6月底将投入运营,全村上下期待不已。

  石世权是清顺村二组的建卡贫困户,因为上了年纪,不便外出务工,可在家却没有挣钱的资金和门路。在清顺村第一书记刘鹏的帮助下,他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柚子树,今年,他又小规模养殖鸡、鸭等家禽,拓宽收入渠道。

  “村级电商服务点投用后,柚子、土鸡、土鸭等农特产品就可以通过电商销售,不用背到街上去卖了,不仅节约人力,还省去了运费,肯定会更方便!”石世权说,“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好呀!村级电商服务点的建立,更加坚定了我脱贫的信心,一定好好干,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把自家产业搞好。”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两三年的发展,将袁驿镇打造成市级电子商务示范镇。”袁驿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袁驿镇将在全镇各村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点,开展针对性的专业网络技术培训,吸引更多村民“触网”,进一步拓宽电商销售渠道;把电商与扶贫产业结合起来,电商平台销售什么产品,就引导贫困户发展什么样的产品,助推贫困户增收,确保电商有稳定的货源和市场占有率。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