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冶赛迪:把创新应用到产业实践中
重庆日报  2019-06-05 17:31:56

  原标题:把创新应用到产业实践中 ——看中冶赛迪如何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5-30-0032

五月二十三日,在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这里实时显示着其建设的韶钢钢铁智慧中心的信息,这个指挥中心能够对全厂的生产运行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记者 张锦辉 摄

  5月30日,广东韶关钢铁厂(下称韶钢)智慧中心全面投用。

  智慧中心建在距生产区域5公里外的韶钢办公区,远离作业区的烟尘、噪音污染以及高危环境。

  有了智慧中心,危险作业区操作人员全部撤离,一线其他作业区工人也减少了近四成。

  智慧中心就像一个“钢铁大脑”,植入了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集成物联网技术、可视化引擎、大数据分析挖掘平台和轻推智能工作平台等。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台前,喝着茶水就把活干了。

  运用大数据智能化升级传统产业,将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操作的安全性。美国最权威的钢铁技术网站刊登了中冶赛迪这一最新技术。

  今年6月,四年一度的德国国际冶金技术展览会将在杜赛尔多夫举行,这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综合类冶金展览盛会。

  “我们将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和韶钢智慧中心应用的技术,带到德国去展示,因为这是中国钢铁智能制造里程碑式的标杆项目,其解决方式为世界首创。”5月23日,中冶赛迪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学文自信地对重庆日报记者说。

  “钢铁大脑”:

  可管控韶钢全厂区

  韶钢智慧中心是中冶赛迪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产品应用在流程制造业、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的一个典型案例。

  “去年9月实施改造,一期在年底就投产,现在全面投用,韶钢实现了智能化改造升级,被宝武集团视为示范项目。”5月28日,中冶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刚告诉记者。

  韶钢这个“钢铁大脑”,集成了中冶赛迪模型库中的100多个智能模型,可对现场采集的30多万各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完成原本分散在全韶钢铁区及能介区的8大工序、30个系统、42个中控室、436个操作岗位工人要做的工作。

  “对全厂的生产运行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实现了距离5公里以上跨工序、跨区域、远距离、大规模集控、无边界协同和大数据决策。”王刚说,“钢铁大脑”管控面积辐射整个厂区。

  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中冶赛迪依靠自身的技术积淀和研发实力,快速找到切入口。

  在布局上,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大数据智能化能力体系,为产业升级提供全新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够改变传统的工程技术服务模式和业态,实现新旧动能的有效转换。

  在智能制造方面,陆续研发了一批系统解决方案,逐步实现复杂工业场景下的人工智能,达到一体化管控、智慧决策、智慧生产、智慧运维等应用目标,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可能性道路。

  这些实践,助传统钢铁行业冲破了瓶颈。

  高炉作为炼铁的主要设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反应器。炉内反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任何仪器仪表能够进行直观监测,俗称“黑匣子”。

  如今,这个“黑匣子”被中冶赛迪“打开了”。

  历经十余年的研发和实践,利用大数据、仿真等手段,中冶赛迪自主研发了“一体化智慧炼铁技术”。

  该技术可在线诊断高炉运行状况,通过数据挖掘、可视化监控、虚拟仿真、智能化诊断等先进技术,实现炼铁、烧结、焦化等钢厂生产单元的一体化智能管控,不仅提升了智能化水平,还达到低耗、环保、安全的目的。

  在宝武钢集团总部所在地上海,借助中冶赛迪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作人员可现场实时监测分布在全国的16座高炉的生产运行情况。

  “随着智慧中心的建成,韶钢的高炉运行数据也会实时上传,上海总部一目了然。”王刚说道。

  五项流:

  助湛江钢铁投产第一年实现盈利

  韶钢智慧中心,只是中冶赛迪在大数据智能化领域创新运用的冰山一角。

  “作为一家工程技术公司,中冶赛迪服务的对象,绝非一个项目,一个领域。”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芝春说,这要求公司在大数据智能化领域有大量技术集成,以应对不同的应用场景。

  中冶赛迪发明的五项流,便是体现。

  所谓五项流,指以项目整体为着眼点,以系统论为分析方法,以总体技术经济指标最优为目标,围绕“物质流”“铁素流”“能源流”“排放流”“信息流”等多维度,创新形成的系统优化方法。

  “好比配置一台电脑,不能简单地把最贵的处理器、显卡、主板组装在一起,那样的性能不一定最好。”胡芝春举例说,五项流做的是结合实际情况,从配置预算、主要用途方面出发,再把最合适的方案提出来。

  广东湛江钢铁公司是首个运用五项流进行规划设计的工厂,建成投产第一年便实现盈利;台塑越南河静钢厂也运用了五项流,现为东南亚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事实上,通过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中冶赛迪自主研发打造了一批与实体产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大数据智能化产品,让更多场景实现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冶赛迪打造了大数据分析挖掘平台“西格马”,并且与创新工厂投资的旗下子公司创新奇智合资在重庆设立了赛迪奇智人工智能公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在数字化方面,中冶赛迪正加大在重庆投资布局,联合两江新区、华为、紫光集团合作建设产业云,打造西部地区数据高地。

  自主研发:

  每15个人就有1项发明专利

  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升级,中冶赛迪在行业内做到了。

  为何中冶赛迪能掀起“智能化”风暴,快速推出智能化产品?

  一个现象或能说明:在中冶赛迪,每15个人便有1项发明专利。

  “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化,我们只用了两年左右时间就做出了系列产品,这背后,是企业团队敢于创新,并致力于创新的结果。”肖学文如此表示。

  自主研发,中冶赛迪一直没间断。

  2008年,中冶赛迪的目标是,人有我无的,必须攻关掌握核心技术。

  8年后,中冶赛迪站在了行业制高点,又定下了新目标:未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近年来,在科技研发方面,中冶赛迪累计投入资金约12.96亿元,平均每年占营业收入的3.61%,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舍得投入,为中冶赛迪累积了大量核心技术,让其得以保持技术领先,实现技术突破。

  近五年,中冶赛迪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近280项,按照4300名在职员工算,平均每15人就有一项发明专利。近三年,公司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冶金科学技术奖6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3项。

  同时,中冶赛迪累计实施了220多项重大科技研发课题,到现在已有90%以上的科研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些科技成果并没有停留在理论上。中冶赛迪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5%,科技成功合同贡献率超过20%,为公司提供近150亿元的合同提供支持。

  出色的实力,让中冶赛迪成为国内工程设计领域的领军者,也是标准制定者。近三年,公司参与编制的标准有104项,其中国际标准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67项,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行业的话语权。

  创新是根本,人才是关键。中冶赛迪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可谓不留余力。

  截至目前,中冶赛迪共有高级工程师967人,教授级高工34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

  “积极在大数据智能化方面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最终目的,是为行业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肖学文表示,国家提出要把智能化大数据和实体经济结合起来,中冶赛迪做的,就是把科学应用和生产实践连接起来,把创新运用到产业实践中。

  记者手记》》

  舍得投入更要敢于投入

  周芹 杨骏

  在中冶赛迪,研发人员的收入多年来一直是工程人员的1.2倍,他们静得下心来搞科研。

  中冶赛迪研发中心后面,有“有限公司”4个字,从2008年成立至今,就是集团的二级公司。

  在研发投入上,中冶赛迪从不吝啬,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约12.96亿元,平均每年占营业收入的3.61%。

  舍得投入,中冶赛迪累积了大量工程领域的新技术,从而掌握了核心技术,改变了“人有我无”的状况。

  正是因为有准备,当大数据智能化趋势来临时,中冶赛迪才能抢抓机遇,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敢于投入,用最先进的技术及解决方案武装自己,保持其行业领先性,企业有了持续的竞争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反观重庆市,规模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4%,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从研发投入的结构看,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量3%的大型企业,研发投入却占全市一半以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重庆市整体创新能力较弱。目前,重庆制造业整体还处于数字化普及阶段,亟待加快推进智能制造。

  为助推大数据智能化,政府层面近年来频频出招,投入真金白银支持引导企业。如去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中有87%用于支持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其中又有1/3用于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今年重庆将通过压缩市区两级财政一般性支出,新增10亿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

  政府的“舍得”,是为了引导,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

  在政府舍得投入的同时,重庆企业也须敢于投入,增强企业竞争力,赶上大数据智能化飞驰的“列车”。

  重庆积极布局

  到2022年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中冶赛迪正积极把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到实体经济中。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重庆在智能制造领域有何布局?5月29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到2022年,重庆将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2018年,市经信委对全市2600多家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重庆有超过50%的企业生产方式以人工为主,近70%的企业未开展数字化产品设计,55%左右的企业未应用任何信息管理系统,75%左右的企业未应用云平台服务。重庆制造业整体处于数字化普及阶段,亟待加快推进智能制造。

  为此,重庆积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据统计,2018年,全市组织重点企业实施203项智能化改造项目,建成了62个数字化车间、14个智能工厂。实施智能化改造后,全市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67.3%,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9.8%,单位生产能耗平均降低17.3%。

  以此同时,重庆提出了未来4年,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路径。

  到2020年,累计推动25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5个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智能工厂和200个数字化车间,68%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

  到2022年,累计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10个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50个智能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8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记者 周芹 杨骏 实习生 彭瑾)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