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建成53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惠及60万农村未成年人
涪陵区蔺市镇中心小学,孩子们在乡村少年宫学习榨菜制作。(本组图片由记者崔力摄)
多元的学科门类、丰富的活动内容、新颖的教学方式等,优化了乡村学校的学科结构,拓宽了乡村学校教学思路。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亦学亦乐、增智增趣,广受好评、深受欢迎,学生参与率达到95%以上。
在重庆,少年宫这个过去只有城里孩子才能享有的场所,在农村地区的乡镇学校也变得随处可见。美术兴趣室里,孩子们亲手绘成的一幅幅素描、水彩画跃然纸上;趣味活动室里,孩子们棋盘对弈一较高下;手工制作室里,窗花在孩子们手中神奇绽放……
近年来,重庆市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中,有效发挥阵地平台作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未成年人花开童年、逐梦未来。
支持“一宫一品”建设
将传承性、情感性、创新性注入项目中
在涪陵区蔺市镇中心小学,泡菜腌制兴趣小组颇为风靡。
六年级学生王晓加入泡菜腌制兴趣小组一年了,她说起泡菜来头头是道。“我们每周制作一坛泡菜,将切好的胭脂萝卜放进盐水坛后,还要加仔姜、青花椒、红辣椒提味,一周后就能取出来品尝了。味道好的,还送到学校食堂,让全校师生都尝尝鲜。”
王晓在少年宫学到的这一技之长,让家中长辈赞不绝口。她的爷爷说,自己曾担心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制作泡菜这一流传几百年的老传统会失传。见娃娃们腌制的胭脂萝卜像模像样,他放下心来。
乡村学校少年宫在重庆启动建设以来,全市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开发特色化指导,支持“一宫一品”建设,将传承性、情感性、创新性注入活动项目中。
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着眼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寻根乡愁·留住非遗”“寻根乡愁·留住丹青”等活动,开设“川剧变脸”“小郎中”“木叶吹奏”“癞子锣鼓”“海棠唢呐”“古韵铜丝画”等课程,培养出一批非遗小传承人。
重庆市着眼培养乡村文化振兴接班人,开展“寻根乡愁·留住农耕”“寻根乡愁·留住美味”等活动,引导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农耕园”“小鲁班”“铁匠铺”“泥塑”“幸福豆花”“烧白工作室”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用乡愁记忆激发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梦想。
全市还连续六年开展“最美家书”活动,引导乡村学校少年宫50万留守学生每月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一封家书,征集优秀作品30万件,激发学生爱家爱国之情。开展“寻根乡愁·留住匠心”——重庆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劳动小能手”典型选树活动,举办航模大赛,共评选出120名“劳动小能手”。
多元的学科门类、丰富的活动内容、新颖的教学方式等,优化了乡村学校的学科结构,拓宽了乡村学校教学思路。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亦学亦乐、增智增趣,广受好评、深受欢迎,学生参与率达到95%以上。
小书法家、小画家、小作家、小音乐家……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熏陶下,孩子们在潜移默化地变化着,他们的成长总让家长和老师惊喜连连。在学生家长周雪萍看来,乡村学校少年宫最大的好处,除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我也行”“我不比城里孩子差”。
精准关爱帮扶
让农村娃健康成长
“咿……呀……啊……呜……”4月27日,南岸区迎龙小学教室里,数十名学生正围在一起进行川剧练声,教授她们的是乡村学校少年宫校外辅导员、重庆市川剧院青年演员周星雨。
在重庆市留守女童戏剧心理辅导暨红樱桃夏日心爱心理巡讲中,众多心理专家、川剧表演艺术家来到留守女童身边,帮助她们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筛查,让她们告别心理疾患,健康成长。
“她们从小就没有享受到父母的陪伴,过早地体验了亲情的缺失,如果直接进行心理辅导,她们很难接受。”周星雨表示,之所以教孩子们练习川剧,就是为了打开她们的心扉,先和她们成为朋友,再以朋友的身份为她们排遣心理困惑。
重庆市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平台渠道,精准关怀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针对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红樱桃义工协会每年组织开展乡村学校少年宫心理健康巡讲600场,进行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跟踪调研;开发乡村学校少年宫戏剧心理辅导课程,举办“拒绝网瘾”等主题示范活动并进行推广。组织文明校园为乡村学校少年宫援建一个心理辅导室。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孤单、无助、生活困难等问题,全市连续六年坚持开展“红樱桃·四季有爱”行动,每年发动爱心单位、爱心家庭志愿者参与,在春天为乡村学校少年宫和孩子们义种樱桃树,在夏天为留守女童开展生理卫生知识讲座300场并赠送3万份爱心礼包,在秋天组织城乡孩子进行“书菜互换”,在冬天为10万留守儿童义织帽子、围巾、手套,让他们心有所援、爱有所依。
针对特殊儿童困难问题,全市每年通过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覆盖乡镇的特殊儿童到主城开展红色之旅研学活动,带他们触摸春天,参加“我的声音 你的眼睛”观影活动,到烈士墓、渣滓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点亮希望。
南岸区迎龙小学,留守女童跟随川剧院青年演员周星雨学习川剧。
“联盟化”+“五个一百”志愿服务
解决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难
这几年,重庆的乡村多了不少小小书画爱好者。在书法名家刘俊京、邢德安,国画大师方凤富、墨痴等的带动下,国内和重庆市书法家、美术家协会100名会员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成立爱心书画学校,制定培训方案,编写书画校本教材,义捐书画作品筹集资金为孩子购买文房四宝,坚持每月一次现场授课或远程教学开展“书画名家一堂课”,累计已48000学时。
书画家们还与乡村学校少年宫合作,每学期开展一次校园评比和书画展,每两年为少年宫出版一本学生优秀作品集,六年来已为100所少年宫各出版一本书画作品集,圆孩子书画梦。
重庆市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师资问题一直是制约乡村学校少年宫发挥作用的瓶颈,通过探索,重庆市建立起辅导员联盟,开展“五个一百”志愿服务,有效缓解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师资困难。
辅导员联盟包括区域辅导员联盟、专业辅导员联盟、大学生辅导员联盟。各区县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办公室整合本区域内在校教师、退休教师队伍,吸纳文化服务中心、群艺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特长人才,建立本区域辅导员联盟,根据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申报的项目需求,统筹调配安排辅导员。全市各级文明校园还发挥示范作用,18所高校结对帮扶乡村学校少年宫,以学校为单位招募建立大学生服务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者库,结合学生特长和兴趣爱好,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到乡村学校少年宫担任校外辅导员。
“五个一百”志愿行动则是大型志愿行动,包括——
“百家传艺”志愿行动,组织全国音乐、书画、体育等文体名家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带动重庆本地书画、戏曲、音体工作者加入,全市已有2300余名文艺志愿者长期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教学。
“百匠传技”志愿行动,充分利用重庆这个“非遗”大市的先机,招募3000多名民间能工巧匠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传承传统、培养传人、发扬“非遗”。
“百社传爱”志愿行动,组织主城九区100个大型社区的3万爱心家庭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搭建起市民奉献爱心的桥梁。
“百医传道”志愿行动,组织百名老中医和心理专家志愿者传授中医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帮助学生强身健心。
“百厨传味”志愿行动,组织700余名乡间民厨,教学生学习地方特色美食烹饪制作方法,让乡村孩子掌握生活常识,做出美食,引导他们记住乡愁。
创新述职考评
保障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
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截至2018年底,重庆市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532所,惠及60万名农村未成年人。重庆市创新地将工作述职这种形式引入对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考核形式中,将实地考察、工作述职等结合,对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综合考核,差别性拨付,分类补助。
除了师资困难,重庆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还普遍存在运转经费不足的问题。怎样缓解资金难题,保障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常运转?市财政局综合处调研员童加跃说,重庆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关心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基础上,对参加述职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评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按照“差别性划拨”原则和“以奖代补”的方法划拨运转经费,充分调动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积极性。在中央彩票公益金补助运转经费的基础上,市财政局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保证少年宫活动的开展、耗材的购买,使其能正常运转。
重庆市财政局综合处处长戴学凤告诉记者,重庆创新述职考评工作方式,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骨干培训暨述职考评会制度,按照主城区、渝西片区、渝东南片区、渝东北片区4个区域分片区举行。每年每个片区约有一百多个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负责人参加述职。述职既是一次工作汇报、成绩展示,也是一次经验交流、学习互鉴。
今年,全市还正在新建84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这批项目建设完成以后,重庆市33个贫困区县乡镇中心小学将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
有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农村娃不再只有牛羊和泥巴相伴,琴棋书画也样样能行,孩子们在这里寻知识的宝藏、追逐快乐的足迹、收获道德的感悟,一个个美好的梦想,在孩子心中开花。在同一片蓝天下,农村孩子的童年与城市孩子一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