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年的坚守 他成了2000位老人的“儿子”
华龙网  2019-05-05 10:30:59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f05793a-7e71-4e22-b877-8b5af4047565

黄文地这个“五一”假期也在重庆市第一福利院上班。受访者 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3日13时讯(记者 姜念月)黄文地,28岁,重庆市第一福利院的康复治疗师。当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办公室找到黄文地时,他正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专注的神情让他看上去,更像是这位老人的儿子,而不仅仅是她的康复治疗师。今年是黄文地在重庆市第一福利院工作的第5年,而直到去年,他才说服父母允许他留在重庆,继续为这里的老人们服务。“与其说是他们需要我,不如说是我也需要他们”,说起这份以助老为宗旨的工作,黄文地笑得自豪。他告诉记者,在这里他不仅学会了爱与尊重,还成了2000位老人的“儿子”。

  挣扎:不仅要治病 还要会护理

  坐在记者面前的黄文地看上去有些文弱,很难想象他几乎每天都要把福利院那些需要治疗的老人抱上床或抬上轮椅。说到自己工作上的这些琐事,黄文地承认一开始很不习惯。“我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运动康复专业,实习是在永川区人民医院,但重庆市第一福利院是一所为老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刚来福利院时,我的心理确实有落差。”

  黄文地逐渐体会到,作为康复治疗师,是需要和患者在治疗方面进行合作的。“最开始实习时,当时大多数病人行动都还能自理,但是为老人治疗就不一样了,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比如说,上厕所不能自理,睡觉有坠床危险,有的老人抗拒治疗,有的老人行动不便、听力退化或无法讲话等等。”而这些状况都需要黄文地及时解决。也就是说,在福利院他不仅是一名治疗师,也是一名随传随到的护工。黄文地说,正是这样的心理落差,让他一开始萌生了退意。

  转变:那一刻我意识到 他们需要我

  黄文地请了一周的长假思考关于去留的问题。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第一天返岗上班,20多位老人就已经在治疗室门口排起了长队。与寻常医院不同的是,这些老人都坐在轮椅上,安静地面朝着治疗室的门坐着。“那时是早上7点,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老人知道我回来了,都想要来问我一个问题‘是不是要离开养老院了?’”黄文地笑着说,因为一周的“失踪”,让这些老人认为这个年轻人也不干了。

  “那时我才入职没多久,他们的出现真的出乎我的意料。”黄文地说,那一刻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聊起这些老人对他“上心”的原因,他总结为四个字——以诚相待。黄文地说,由于常年不在父母身边,他本来就对长者有一种亲切感,所以在治疗时,为了让老人们放松心情,他通常都会主动打开话匣子,从老人们的经历、家庭与生活聊到他们的困惑和烦恼。为了让他们拥有安全感,黄文地时常会给老人们留下电话,24小时待命。

  “有的时候,部分老人的子女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经常探望,老人们就会给我打电话,或许是凌晨,或许是早上4、5点钟。每次我都会竭尽所能的去安慰他们,甚至从家里赶到福利院去探望。”黄文地说,他住在沙坪坝大学城,赶到巴南区第一福利院要2个半小时。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cea695d9-fbdd-426c-9cc2-e69a11a13730

黄文地正在为老人进行康复治疗。受访者 供图

  坚持:这份工作注定了让我再无春节

  由于父母常年生活的北京,而黄文地又在重庆工作,所以一家人基本上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去年春节,是黄文地在重庆市第一福利院工作5年来,第一次和父母一起过节。“但是,有一半时间,父母都是陪我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黄文地愧疚地说。

  康复治疗师这个职业人才短缺,黄文地所在的科室也仅有5位同事。单位采用24小时值班制度,一天内同时在岗的也就只有3个人。“节假日就更不用说了,基本每个人都会轮班。”黄文地说,前年春节他7天都在岗位上和老人们一起过节。

  对于不能时常在父母膝前尽孝,黄文地抱有遗憾,但是最让他担心的,却是父母对他这份工作的不支持。他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曾经一段时间,只要一有时间,父母就会劝他回湖北老家或去北京,直到去年春节,父母跟着他一起上了两天班,看到那些老人习以为常地对黄文地嘘寒问暖,亲切地与他聊天时,黄文地的父亲这才接受了儿子的这份职业。

  “当天回去吃饭,父亲跟我说:'我觉得他们都很需要你,你看上去很快乐!‘”黄文地说,那一刻他知道,父母终于接受了他在重庆定居和工作的决定。

  采访中,黄文地坦言,由于从家里到福利院往返车程要5小时,女友和未来岳母出于对他的关心,都希望他能在大学城附近找一份工作。“我的女朋友说,我们是同城的异地恋人。但是我还是告诉她,为了这里的老人,我愿意累一些。”而那些在他的治疗下慢慢站起来的老人们,就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023cab5-0bf6-4d60-a4a4-9167d21fb6c7

当老人觉得身体不适,黄文地要立刻为他们进行康复治疗。 受访者 供图

  感恩:我收获了2000位至亲长辈

  李婆婆是中风病人,也是黄文地心中忘不了的遗憾。从站不起来到可以自由行走,黄文地每天坚持去病房为她做康复治疗。半年后,当他高兴地看着这位常常拉着他聊家常的李婆婆恢复得几乎和正常人一样时,突然,却传来李婆婆急性脑梗死发作病逝的消息,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慈祥的老人离去。“面对死亡是福利院的康复治疗师们难以避免的经历,但是这和在医院服务也有不同。”黄文地说,正是由于难以预料的生死,他珍惜与每一位老人相处的时光,帮助他们战胜病魔。如果老人们病复发了,黄文地就会鼓励他们重头再来。

  “年纪大了的人其实很脆弱,所以我需要不断的鼓励他们,排解他们的焦虑和担心。”黄文地说,而正是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这5年来,他治疗的所有老人都曾通过电话或当面拜访的形式感谢过他。

  “他们关心我的感情生活,失恋了开导我;关心我的饮食,告诉我什么季节该怎么养生;担心我的收入,怕我差钱用……”黄文地对记者细数着老人们对他的好,然后想了想说:“我就像是他们的‘儿子’,这就是这份工作给我的馈赠,非比寻常的珍贵。”

  采访快结束时,黄文地打开自己的手机,里面装着的全是给病人们的治疗一些视频。他划拉着手机屏幕告诉记者,这里的每个病人他都记忆犹新,因为这2000位老人都像是他的至亲长辈。最后他说:“待会我还要打电话回访,最希望听到的就是他们都很健康!”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