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山隘口镇以电商推进脱贫
重庆日报  2019-04-17 13:11:30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4-17-0103

隘口镇干部介绍在网上受消费者欢迎的自热小火锅产品。记者 栗园园 摄

  “原来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政府内的电商产业园里,一间办公室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4月10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隘口镇采访时了解到,借助电商,当地已体会到了“飞”一样的发展速度,电商产业园还吸引了当地年轻人返乡创业,土特产也卖到了全国。

  青年返乡“触网”

  “在不少人看来,这个由几间办公室组成的电商产业园不足以被称为产业园吧!”在隘口镇政府一楼,党委书记刘红明有点不好意思地介绍:“但你们可别小看这个园区,它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电商产业园由3个实训室、1个客服中心和1个特色农产品展示厅组成。在其中一间实训室内,四五个年轻人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不停地点击鼠标。

  何江华是返乡创业青年。2017年8月,他参加镇上免费的电商培训后,掌握了电商运营、PS等技巧,并开设了自己的网店。一年多来,村里的核桃、茶叶、自热小火锅制品,都成了他网店中的“爆款”。

  “毕业后,我一直在广州闯荡。前年,听说村里要搞电商,不仅有免费培训,还有政策支持,我就萌生了回家自主创业的想法!”何江华一边处理着手中的订单一边说,年轻人本就熟悉互联网,加上有老师指导,一个月的培训后,就能基本操作了。他说,如今政府提供办公场地和设备,工作也轻松,“去年,我月均收入就达到1万元以上,‘双11’那个月我接了4000多个订单,一下子就赚了3万多元!”

  电商产业园负责人张钧介绍,目前像何江华一样返乡从事创业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眼下就有20多个年轻人正在接受电商相关培训。

  电商平台让山里的农产品不愁销

  近两年来,秀山县电商发展风生水起,触角延伸到各个乡镇,为老百姓销售土特产增添了新渠道。

  刘红明介绍,作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隘口镇,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出产的优质大米“秧青米”此前都是自给自足,几无销售门路。

  家住岑龙村的村民杨再坤对此深有体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按照“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各个村纷纷成立合作社,杨再坤也在自己的12亩土地上搞起了特色种植。岑龙村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生态环境好,气候宜人,盛产茶叶、核桃、大米等产品,可多年来一直苦于没有销售门路。杨再坤说:“再好的农产品,卖不出去也变不成钱,怎么脱贫致富?”

  自打村里有了电商平台,杨再坤脸上愁容不再,自家的“秧青米”全部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包装后放在村头平台上销售,曾经无人问津的“秧青米”一下子卖到了10多元一斤。

  “有了电商平台就是不一样,去年‘双11’当天,我们镇上仅柑橘就卖出了10万斤,种植户们高兴惨了。”刘红明说。

  完善“产研加销”产业链

  通过电商带动,隘口镇的特色农产品如今都成了网上的香饽饽。每天下午两点,县里都会有一辆物流车到镇上收捡包裹,并于两点半前发往城里。

  在隘口镇政府内的特色农产品展示厅内,货架上摆满了黄花菜、茶叶、核桃、渣海椒等当地特色农产品,还有速食酸辣粉、自热小火锅等副食。“这个自热小火锅里面的土豆、藕片等食材都取自于我们当地,是接下来我们要着力推广的产品。”刘红明介绍,因没有加工能力,目前镇上只参与该产品食材的提供。

  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物流一体化运作,让农户获得更多收益,今年年初,隘口镇在新院村动工建设占地37亩的电商扶贫产业园。

  “新产业园内包括电商服务中心、电商加工中心、气调库、生活家园等部分。建成后,许多产品就可以实现自产自销,并更好地为电商人才培训、电商企业创业孵化提供服务。”刘红明说,该产业园将于今年内建成使用,到时候在网上颇受消费者欢迎的自热小火锅就可以在村里生产,同时,村里也将生产一些自主品牌的产品,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记者 栗园园)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