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巫山8万余贫困户成功“摘帽”
重庆日报  2019-04-04 13:18:12

  原标题:“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巫山8万余贫困户成功“摘帽”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4-04-0076

去年,刘敬春的葡萄喜获丰收。(受访者供图)

  4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市巫山县获悉,近年来该县通过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助推农业产业发展。目前,该县已逐步形成以脆李、柑橘、葡萄等小水果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这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扶贫方式共带动当地8万余名贫困户成功脱贫。

  3月底,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记者见到刘敬春时,他正忙着整地、除草,为夏季葡萄丰产做准备。几年前,刘敬春还是村里的贫困户。

  安静村距离场镇足足15公里,村里不通公路、村民饮水困难,落后的基础设施一度让刘敬春对脱贫全无信心。

  巫山县位于我市最东端,群山广袤、峡谷幽深,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6%。大山阻碍了发展,像安静村这样,因基础设施落后而致贫的贫困村不在少数。“要致富,先修路。我们首先从道路交通入手,破解交通瓶颈制约。”巫山县相关负责人称。

  以安静村为例,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当地政府便联合驻村扶贫工作队走村入户,对各村民小组的交通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并联系实际制定方案,精准施策。刘敬春住在海拔800多米的山上,过去因为交通不便,种植的蔬菜、水果很难运出村。加上他常年患病,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借着脱贫攻坚的春风,这几年,安静村道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政府不仅将硬化路修到了村行政服务中心,还对已有的村社道路进行拓宽、加固,并修路连通了安静村与邻近村庄。

  2016年,在政府帮助下,刘敬春申请到扶贫小额贷款,将一个废弃的葡萄园承包过来。在他的精心管护下,去年,葡萄园亩产达2000斤。得益于交通的改善,葡萄收获时节,收购商开着大卡车直接上门收购,刘敬春节省了数额可观的外运成本。

  去年,他靠种植葡萄共赚了10余万元,不仅成功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为周边十几户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增收的机会,成为安静村小有名气的脱贫榜样。

  围绕脱贫进行的农村交通建设,清除了巫山脱贫攻坚中的交通障碍。“自2015年以来,我们整合全县各类资金16亿元,完成行政村通畅公路建设2700余公里,使全县300余个行政村通畅率达100%。”该负责人表示。

  除了交通不便,饮水难也是当地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巫山地处大巴山,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在这里表现得尤为明显。“门前水凼凼,有水喝不着;山上种苞谷,只够三月活。”在安静村,村民口中的歌谣道出了昔日缺水的状况。

  巫山不少贫困村都面临类似的难题:地表降雨极易渗到地下深处,水源开采困难等因素制约着当地产业发展。“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解决贫困村生产生活用水是我们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另一做法。”巫山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15年以来,巫山县先后整治病险山坪塘2763口,新增蓄水能力155.7万立方米,新增及恢复农田灌溉面积5万余亩。与此同时,该县还对骨干水源提档升级,除对已有的黑龙水库和东坪水库进行扩容外,还将在2020年前新建10座中小型水库。

  “届时,巫山效益农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形成以高山带烤烟、中山带粮油、低山带果蔬为主的‘三带’特色产业体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该负责人信心满满。(记者 左黎韵)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