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色崛起风正劲 美丽涪陵满眼春
重庆日报  2019-03-07 12:17:32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2

两江福地 神奇涪陵  摄/李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3

地处长江岸边的三峡笋业百竹园   摄/黄河

  以山为脉,凭水为脊,一城山水,满城皆画。绿色,是重庆涪陵最亮丽的底色;生态,是涪陵最宝贵的财富。

  春到涪陵,生机勃勃;绿色发展,号角劲吹。走进涪陵,大江逶迤,碧水如流,蓝天掩映下绿树成荫的沿江岸线令人心旷神怡;环境优美,生产高效,现代化工业园区内,一个个“高轻新智绿”的新项目正释放强劲动能;远山含黛,近岭染绿,人们在美如画卷的城市与乡村间诗意栖居……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聚力推进“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生态优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做好构筑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三篇大文章”为抓手,以“绿色”之名,迈上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建设美丽涪陵、幸福涪陵新征程。

  砥砺奋进,乘风跨越。如今的涪陵正阔步向绿色发展新高地发起“进军”,正呈现出强劲的“绿色发展磁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4

涪陵水磨滩水库  摄/张舰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5

三爱海陵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  摄/李辉

  绿在人心

  多元发力筑牢屏障 “绿色银行”释放红利

  早春时节,走进涪陵区南沱镇治坪村百竹园,映入眼帘的是浓得化不开的绿,长江绵延的岸线被漫山遍野的竹海簇拥,一江碧水流淌而下,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画。“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美景之下,这片竹林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这一株株竹子不仅扮靓了江岸,更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摇钱树’。”看着长势喜人的麻竹,重庆三峡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承洪高兴地说,几年间,村民们从收入甚微到如今靠山吃山,日子越过越红火。

  曾经,因技术缺乏,治坪村的竹子产笋量极低,加之无竹笋加工,竹林没有经济效益。后来,通过笋竹基地建设,引进专家对麻竹林实施技术改造,将亩产不足300斤提高到1.5吨左右,亩产值在3000元以上。村民以土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盈余二次分红+务工收入”的经营机制,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生态增值。

  “我家流转了5亩地,土地流转金有1000元,务工收入2万元,要是今年效益好还有二次分红呢。”村民王安兰算起丰收账乐得合不拢嘴,同她一样,越来越多的村民们享受到了“绿色财富”。

  “把生态林保护下来变成经济林,不仅护好了一江两岸生态,更让农民稳定增收。”李承洪说,目前,三峡笋业有限公司在涪陵区南沱镇、义和镇、龙桥街道等地改造建设了笋竹丰产示范基地8000亩,在南沱镇新建的年产2万吨竹笋食品加工厂实现投产。通过竹笋种植、加工和发展乡村旅游,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使“生态红利”释放出越来越强劲的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涪陵人心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石漠化治理、三峡水库消落带治理工程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强长江生态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8年,涪陵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平方公里,新增营造林1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完成5座已关闭非煤矿山生态修复。

  植好一棵树、造好一片林是厚植绿色家底,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则是把涪陵的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变为“发展福利”和“民生福祉”。在实施生态屏障建设的同时,涪陵区注重生态建设与绿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已种植发展各类经果林30万亩。

  涪陵添绿,不仅局限于“植”,更在于“治”。治水有方,护两江碧水。让河长制在涪陵生根发芽,所有区领导直接担任河长,各部门合力治水,建成全市区县首个“智慧河长”系统,对长江、乌江实时动态监控,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去年,全区河库断面水质合格率(达到Ⅲ类水)提高到85%。一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实现。

  铁拳治污,让地洁天清。综合整治工业、交通、工地、生活污染,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下降15.9%,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高到333天。

  雷霆行动,完善监管体制。严密防范环境风险,医疗废物、汽修废机油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监管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生态环保“五大行业”、“五大专项”整治工作,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57件,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这是矢志不渝的绿色涪陵,人们正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6

果农采摘龙眼  摄/黄河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7

榨菜之乡晾菜季节  摄/李夏

  富在持久

  提质增效强劲动能 绿色产业风生水起

  涪陵是驰名中外的“中国榨菜之乡”、享誉全国的“中国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和“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生态资源富足,绿色产业基础良好。如何进一步把优良的自然禀赋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动能?为此,涪陵坚持以绿为底,用“绿色+”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走进涪陵榨菜集团白鹤梁榨菜厂的生产车间,厂房外青山绿水环抱,车间里窗明几净,全自动的生产线忙而有序……从原料进入到产品装箱出库,榨菜的原料清洗、切分、筛分、脱盐、脱水等十几个制作工序都在流水线上完成。

  “2000年开始,涪陵榨菜集团探索机械化改造,将传统手工操作模式改变为机械化流水线生产。2018年在机械化生产基础上启动生产智能化升级改造,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改设备科科长杨光强介绍,去年,公司全面引进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在涪陵基地新增了一条智能化生产线生产脆口榨菜。项目正式投用后,将使人均劳动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能源消耗节省30%,一级品率等产品质量提升至99%以上。

  除了提高产能,涪陵榨菜集团在榨菜的风味和口感上也借用了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改进制作工艺,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这只是涪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创新驱动、大数据智能化,加快发展的一股股热浪迎面而来,在涪陵,你能强烈感受到该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最新“脉动”。

  瞄准绿色产业做“加法”。园区规模工业集中度突破90%,以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页岩气二期项目加快建设,汽车产业逆势进取,榨菜产业开启新篇,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生产基地,“涪陵造”棕刚玉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智能制造不断强化,亮点纷呈。涪陵建成主城之外首个5G基站,开创全国首个利用5G技术实现智能无人巡视艇巡河的先例。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成投用,互爱科技园集聚53个数字经济项目。重点企业发展强劲,百亿级企业达到4户,入选市级“100强”制造业企业9户、市级“双百”企业27户,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2户、市级4户。

  以绿色发展带动全域旅游驶入“快车道”,涪陵通过景区与全域、都市与乡村、硬件与软件的统筹发展,全面打造“榨菜之乡·神奇涪陵”旅游品牌,构建起了以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梁水下博物馆、816地下核工程为龙头的“3+X”多点支撑产品体系,休闲旅游、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竞相发展的全域旅游格局。据统计,2018年,接待游客、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2.7%、22.3%

  同时,涪陵坚持走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以榨菜、中药材产业为主导,柑橘、畜牧、蚕桑、笋用竹等为后续骨干产业的“2+X”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2018年,新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2个、农产品“三品一标”85个、重庆名牌农产品7个。2018年,据初步统计,涪陵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70亿元、增长7%,成为主城之外首个千亿区县。

  这是奋起飞跃的富强涪陵。人们已找准绿色发展的跑道,奔向更可持续的明天。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10

一江碧水  两岸青山——长江涪陵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8

涪陵龙潭镇万亩农业园  摄/李辉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019-03-07-0109

涪陵大木岩上花园  摄/李夏

  美在生活

  呵护环境美丽家园 绿色生活无处不在

  迎着春日暖阳,徜徉涪陵城乡,看尽城市繁华盛景,饱览乡村田园牧歌,一幅幅生态画卷惹人醉。景水交融的睦和村、留住乡愁的蔺市镇……环境整治提升了城乡的颜值和气质,美丽资源带来了美丽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生态修复倒逼生产和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变……一个“承载记忆、留住乡愁,独具巴渝风貌和人文魅力”的“美丽涪陵”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走进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郁郁葱葱的果树连绵成片,似一块深绿的绸布,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蜿蜒其间,将一座座民居如珍珠般串联,成为长江边最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吃过晚饭就到绿道上走一走,别提多神清气爽。看着家乡越变越美,现在城里人都羡慕我们的生活。”村民刘春林乐呵呵地说,谈到睦和村环境之变,村民体会颇深。

  “我们村抓住库区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机遇,着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发展果林经济,形成了以优质龙眼、荔枝、枇杷、柚子、柑橘、脐橙等水果为主导产业,以四季赏花品果和休闲观光为特色农业的格局,通过持续性的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提高了老百姓生产生活质量。”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说,通过努力,睦和村实现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守得一片绿,能换金山来。通过保护生态、寻找定位、谋求转变,一个个涪陵村落走上了特色发展之路。

  涪陵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环保、信息建设,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行政村4G网络有效覆盖率达到97%,垃圾分级处理模式基本建立,完成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去年,通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创建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3个、绿色示范村庄21个、美丽庭院1085户。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绿色家园,涪陵大力推进“两线三片一城”项目建设,山水城市魅力日益彰显。同时,以“四城同创”为引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城市“增绿添园”,打造两江四岸滨江环湖生态景观带,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成功创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唱响了一曲新时期生态文明之歌。

  这是心之所归的美丽涪陵。人们正怀着对美好的无限向往,奔向更加绚烂的生活。(刘茂娇 蓝倩 图片由涪陵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