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版“小猪佩奇” 博物馆陪你过春节
重庆晨报  2019-01-29 10:49:16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48725235(1)

清代圆雕玉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48725239(1)

东汉红陶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48725245(1)

出土的陶猪鬃毛分明。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548725250(1)

唐三彩卧猪。 上游新闻记者 刘力 摄

  最近,一部《啥是佩奇》的宣传片火遍了微信朋友圈。其实“佩奇”只是英国设计的小猪动漫形象,但你知道,其实重庆先民们也拥有他们的“佩奇”吗?

  今天,一场《“新春文化系列展”之金猪贺岁》展览将在三峡博物馆开启为期一个多月的展期,陪伴大家欢度新春佳节。

  据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展览将从家猪的驯化讲起,用200余件展品将中国数千年家猪饲养历史及衍生文化展示给观众。观众可以在展览中慢慢品味新石器时代猪骨遗存、汉代陶猪、清代滑石猪、玛瑙猪、圆雕猪等带来的厚重历史,感受票据、宣传画、小人书、邮票、商标、肉票、动画片等带给我们的满满回忆,体会剪纸、版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巧技艺,同时还可以参与有趣的现场互动项目。

  汉代开始圈养 算是支柱产业

  在展览现场,一只长29厘米、宽13厘米的陶猪做得惟妙惟肖,就连身上的鬃毛都根根分明。主办方工作人员说,这只陶猪出土于巫山淀粉厂,在汉代,墓葬中常随葬有陶制的鸡、狗、猪等家畜,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生动地还原出当时的农家场景。

  那么养猪业,在汉朝到底有多发达?专家说,那绝对算得上汉朝的支柱性产业了。

  从养猪技术来讲,汉朝的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在以前猪可都不是圈养,跟牛羊一样,是要到野外放养的。直到汉朝,养猪业迅猛发展,官方大力鼓励养猪,才逐渐有了比较科学、系统的养猪方式,人们开始注意到要圈养,根据地方特色培育猪。

  在当时,甚至涌现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猪种”,比如四川猪、贵州猪、江苏猪、华北猪等。

  更为好玩的是,为了更好的养猪,汉朝人甚至发明了一种叫相畜术的东西,专门用来评判猪的好坏。比如汉朝知名的《相猪经》,也出过相猪领域的专家——留长孺。在《齐民要术·养猪》卷六上有:“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

  而且,猪也成为非常热门的陪葬品。在汉朝人死了后,陶猪是必备的葬品,为的就是怕逝者在地下吃不到猪肉。有钱人则会用玉石做成小猪状,放到死人的手里,俗称“握豚”。

  唐代官宦人家 养猪多达3000头

  其实在古代,憨态可掬的猪是先民最爱的文玩把件形象之一。在此次展出中,这样的重庆版“小猪佩奇”就频频出现在展场之中,只不过它们不是来自家养,而大多都是野猪的形象。

  你千万不要以为文玩小猪就仅仅是木制或者玉雕,在展场中还有一只唐三彩的野猪。

  这只“野猪”长12厘米、宽5厘米,是典型的“唐三彩”作品。这件白地黄绿釉卧猪大部分釉色已经脱落,长嘴,背脊隆起,表现的是一头正在休憩的野猪形象。据文献记载,唐代猪的养殖规模十分庞大,官宦人家养猪数量甚至可达三千头。

  除此之外,展场中还有一只来自清代的“野猪”,这只长9.5厘米、宽5.2厘米、高6.3厘米的清代圆雕玉猪,额头上雕刻出了长长的鬃毛,以及捆绑在身体上的缚绳,背上披着带有如意纹的盖毯,虽然看起来圆润可爱、憨态可掬,表现的却是一只野猪的形象。

  工作人员说,类似的玉雕小件为清代的文玩用品,形象或兽或禽,一般置于案头、书架,可远观,也可上手把玩。(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李晟)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