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渝北: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重庆日报  2018-12-28 10:26:00

  原标题:营造高品质生活 两江新区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重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并在23个街道进行首批试点。其中,两江新区涉及两个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

  该区还上线了“重庆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APP”,该APP可帮助河长们实现线下巡河、线上报告、线下清理的无缝衔接。

  鼓励垃圾分类和黑水治理,都是两江新区从全区层面,在社会治理方面做出的探索与尝试。其辖区内不少街道,也都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创新出不少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而以上这些,都只为了给居民营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鼓励垃圾分类

  2020年将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在人和街道金科东方雅郡,小区不少垃圾袋上都贴了一个二维码。

  这个二维码专属小区的某一个家庭。如果业主出门时将垃圾袋贴上自家二维码,清洁工人在清理垃圾时就会扫码为他的积分卡积分。业主凭卡里的积分可到小区门口的垃圾分类服务站兑换食用油、洗衣液、调料包等礼品。

  借助这种机制,该小区居民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该小区相关负责人称,目前,金科东方雅郡小区有1400余户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为1256户,占比达到85%。

  这是两江新区推动垃圾分类的方式之一。据了解,今年初,根据重庆垃圾分类的相关要求,两江新区制定出台了《两江新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垃圾分类工作要做到先行先试。

  两江新区方面表示,垃圾分类,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才能实现,同时也要注重管理和宣传。为此,两江新区在全力推进试点街道垃圾分类全覆盖同时,还启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升级改造,让垃圾分类做到全链条畅通。

  比如,两江新区城管局特意打造了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由再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服务系统、报表展示系统和四大硬件设备(手持智能终端、智能回收箱、自助打印终端、礼品兑换机)组成,采取注册建档-贴码分类投放-巡检积分-线上线下同步兑换-数据统计分析-定向指导的运营流程。

  该平台通过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技术,通过二维码、GPS等技术手段,建立一户一档实名制,通过智能技术手段实施垃圾分类投放质量及回收管理的数据收集和传输,实现垃圾投放的源头可溯和分类行为的平台管理,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作业,对正确投放行为采取积分奖励,不正确投放行为进行源头定向宣导,促进垃圾分类宣传引导、积分激励、全程监控的“一体化”管理,推动垃圾分类的公众化、简单化、智能化融合。

  两江新区方面还表示,预计到2019年底该区将完成鸳鸯等8个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50%,2020年底实现覆盖率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着力环境治理

  辖区内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

  12月25日,在两江新区人和街道天湖美镇社区,一位河长正在巡视。定位、拍照、输入详细文字、添加照片……只用了几分钟,河长便将巡河时发现的问题通过APP上报到两江新区河长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则可以进行后台处理,把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我们巡河的路线、河段详情、巡河时长都能显示在APP上。”该河长介绍到。目前,两江新区已上线了“重庆市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APP”,该APP可帮助河长们实现线下巡河、线上报告、线下清理的无缝衔接。

  此外,两江新区还构建了智慧水库运维体系。比如,在两江新区百林水库,相关部门投入了“小水星”“小海星”等水下机器人。“小水星”采用移动终端控制,能对水下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并将监测视频实时上传至物联网云平台。“小海星”能实现混合充氧曝气、水质监测和水质采样等多种功能,既可实时控制,又可改善水质,还支持路径规划、自主巡航、自动采样等功能。

  在两江新区,共有17条河流23座水库。该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区、街道两级《河长制工作方案》,并成立了河长办公室,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全覆盖。目前,辖区内所有河流与水库均纳入河长制框架下全面治理。

  此外,两江新区不局限于“就水治水”,而是实行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据悉,该区已经启动了中嘴河水环境治理,盘溪河、肖家河、跳墩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相关工作,加快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守护好一江碧水。目前,盘溪河、跳墩河、肖家河等三条河流共计约14公里河道的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

  营造高品质生活

  街道多领域创新社会治理

  鼓励垃圾分类和黑水治理,都是两江新区从全区层面,在社会治理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尝试。而辖区不少街道,也都根据自身情况,摸索创新出更多新的社会治理模式。

  天宫殿街道创新了城管执法组织架构,建立了1个大队、5个中队、8个城管工作站的城管执法体系,将正式执法人员、协管员、志愿者混编整合,扁平化管理,基本实现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一体化、规范化、网格化,确保了执法队伍响应快速、高效机动,切实履行了城市管理主体责任。

  翠云街道则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打造了社会治理(综合执法)信息系统。据介绍,该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等技术,整合现有综治、信访、司法、群工、数字城管、公安视频等系统,建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信息平台,实现了巡查、发现、治理工作“一体化”。截至11月17日,该系统已受理各类事项42033件,办结41648件,办结率达到99%。据了解,该案例在今年7月获得“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奖”。

  大竹林街道则以“人”为中心,从居民需求出发,着力多项社会治理工作。比如,全力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工作,辖区单位参保率、养老保险参保率、职工医保参保率均达到标准;出台了《大竹林街道养老服务券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投资数千万元对水竹苑、汪家桥农转非安置小区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了小区环境,居民满意度达95%。据了解,在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人民幸福指数调查中,大竹林街道位列两江新区街道第一。

  “社区治理是社会建设的细胞工程、基础工程,无论是两江新区的相关部门还是街道,在社会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最终目的,都是为居民营造高品质生活。”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记者 杨骏 实习生 唐璨)

编辑:欧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