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奉节:两岸青山“护”东流
人民网  2018-08-28 17:06:53

  原标题: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怎样担当“上游责任”,筑牢生态屏障——重庆奉节:两岸青山“护”东流

【能源环保 图文摘要】【区县联动】【奉节】重庆奉节:两岸青山“护”东流

为了一江碧水,奉节县环卫所清漂工平均每年要清漂两万余吨。罗嘉 摄

  站在白帝城远眺,滚滚江水直泻夔门峡谷,又呼啸奔腾东去,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三峡奇景尽收眼底。

  壮丽异彩的重庆奉节,地处长江上游,是重庆全市河库密度最大的区县,境内长江干流达43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30条,岸线长1535公里;水库53座,山坪塘4236口。如何站好长江上游的生态“岗哨”?推行河长制以来,这里江面的清漂工用上了“千里眼”,岸上的光头山变身经济林种出“摇钱树”……

  “清扫江面也能实现精准作业了”

  “嘟嘟嘟......”伴随着船舶汽笛声,平静的江面掀开一浪浪涟漪,47岁的李先太驾驶着21号机械化清漂船行驶在江面上,夫唱妇随,妻子何登群则在一旁当助手,一干已经8年。

  上船见到这对当地唯一的“夫妻清漂工”时,两口子已经在江面作业多时。“天气太热,我们通常是早晨7点上船工作。”何登群用脖子上围着的汗巾擦拭着汗水道,“今天主要的打捞地就是瞿塘峡口。”

  “为何是这里?”

  “因为我们‘长’着一双智慧双眼。”奉节县环卫所清漂队队长王军笑着道,为了提高长江干支流的清漂作业效率,去年,县环卫所成功建成一套三峡库区水域清漂数字化监控平台,实现境内一江四河重要地段摄像头全覆盖,让清漂用上了“千里眼”。

  “这彻底告别了以往人工四处找漂浮物的时代。”王军说,通过这个平台,可以随时查看垃圾漂浮物过境过程和堆积地点等,实现清漂的精准打捞。

【能源环保 图文摘要】【区县联动】【奉节】重庆奉节:两岸青山“护”东流

通过“千里眼”,清漂工可以实现精准打捞。罗佳 摄

  李先太是三峡后靠移民,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与江“共舞”47年,早已习惯江面生活,熟悉奉节境内流域很多河流的“前世今生”, 受回流影响,这里一直是一个漂浮物聚集点,不仅有暴雨冲刷下来的树枝、残渣,还包括消落带的库岸垃圾和退潮期间农户抢种的短期农作物残留物。

  “江清岸洁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阳光洒在长江水面上,一身汗水的李先太边一打捞朽木,一边解释,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清漂工承担着水面漂浮垃圾、消落带库岸垃圾“打扫”工作,平均每年清漂两万余吨。“常年在一线的清漂工只有20余人。”李先太说,每年5—10月汛期,清漂任务最重,每天清理出的垃圾至少有150吨,17艘清漂船都得满负荷运转,大家个个早出晚归。

  现在轻松多了。2017年7月,奉节县投资4989万元,建成奉节县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置暨清漂专用码头,用于三峡库区奉节段水域清漂垃圾和船舶废弃物的接收、上岸装卸和转用,为清漂工作带了不少便利。“清漂用上了高科技,工作得心应手,空出来的时间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农作物。”何登群笑着道,家里有8亩地的果园,这段时间主要采摘葡萄,为了不耽误工作,两口子天刚亮就起床,把采摘的新鲜水果送到需要的门市,“今天一早就摘了200多斤,批发价格为每斤7元。”

【能源环保 图文摘要】【区县联动】【奉节】重庆奉节:两岸青山“护”东流

江河岸边种植上了油橄榄,实现生态和经济双丰收。彭国威 摄

   “复绿实现了生态和经济双丰收”

  下午4点过,迎着湖面吹来的丝丝凉风,康乐镇长沙村一山坡上,满山遍野的油橄榄随风摇曳,重庆丽春农林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员卢正在种植基地里转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卢正说,几年前,公司在这里流转土地1000亩种植油橄榄,一举实现了多赢。他指着100多米远的梅溪河道,现在天气热,小苗子不像大苗子耐旱,每天至少浇水一次,我们把水泵往湖里一放,清澈的湖水沿着管道,不到一分钟就能浇灌到地里。“这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卢正介绍说,“明年有200亩的果树可以全面挂果,每棵树至少能产40斤橄榄果。”

  “以前这里的土地主要种植一些玉米、土豆等,一遇暴雨,泥土流失严重,对河水带来的污染也重。”长沙村二组的涂流珍说,有企业进行专业化种植后,干脆把家里4亩多地流转了出去,种上果树后,江岸绿了,还能防风固土。

  最让她高兴的是,现在每年可收租金4000多元。同时,老两口解放出劳动力后,自己平时在家打理家务,偶尔还能到基地打工,每天能挣下50元钱。老伴则到县城打小工,每月有1800元收入。

  为了助推脱贫攻坚,当地对利用经济林为库岸进行复绿的种植户,还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对自主发展油橄榄及中药材种植的,实行政府种苗价格补贴,补贴对象为农户和大户,特别是贫困户。种植油橄榄3年生以上大苗,品种由县林业局负责把关,每亩栽植40株,做到拉线打窝、横竖成行,每株苗木政府补贴5元,群众自筹不超过1元。”年仅23岁的奉节县林业局产业科工作人员李中彬张口即来,“我们对新建产业基地,属地乡镇(街道)只要组织农户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落实管护措施,相应还配套了基础设施和物资补助,吸引了不少‘土专家’和‘田秀才’。”

  在甲高镇,村级干部还创新思路、不断探索,以政策性资金股权化模式为出发点,2017年上半年,引入奉节县光讯农业有限公司在山湾村、寨沟村发展油橄榄种植基地2000亩。村集体以20万资金入股到企业,由企业负责苗木栽植和管护5年。5年内,村集体按照20万入股资金的5%,每年固定分红,用于扶持深度贫困户。5年后,按照企业纯利润的比例分红,农户得80%、村集体得10%、企业得10%。目前,镇上2000亩油橄榄基地已全部建成,实现了深度贫困户脱贫工作的精准发力。

【能源环保 图文摘要】【区县联动】【奉节】重庆奉节:两岸青山“护”东流

奉节县唯一的“夫妻清漂工”。罗嘉 摄

  “扰民15年的老码头主动搬啦”

  在奉节县水务局办公室,记者见到全县河长制的一个整体目标,核心是“一个不低于”“三个只增不减”:确保长江干流水质不低于来水水质,朱衣河、梅溪河等29条河流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河流长度只增不减,确保河道内生态基流只增不减,确保全县河库水域面积只增不减。

  “大家的生态发展理念增强了,现在工作起来也顺利多了。”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刘赐尧说。

  烈日下,沿着朱衣河岸线步行,一排排整齐的人行道树,让人赏心悦目,又倍感清凉。行到白帝天下附近,突然出现的一个400多米长的围墙让绿化带首尾不能接,使得不少过往行人心头纳闷。

  “企业主动为生态发展让路,这里很快就要复绿了。”奉节县港行管理处副处长黄星睿解释说,围墙内是一个存在了近15年的老旧码头,一直以来,噪音、灰尘、污水带来的污染,让附近居民民不堪其扰。“现在河长制整合了执法权,解决了以往河道巡查‘能查不能管’的困境,一些占用河道岸线的不规范行为正得到全面整顿。”

  “各个部门各司其职,不到三天时间,这个码头长期存在的旧疾基本得到解决。”黄星睿说, 2017年夏天,经过多方协商,很快确定了“征用”方案,作为水域主管部门,港航局及时停止了附近区域的船只通航;作为地面主管部门的城管局,则用围墙暂时封闭了岸上运载车辆的进入。

  在这个码头上,以往用来吊装的设备早已停摆,在唯独能够进行码头的一个临时通道旁,竖着一个醒目的标牌:应急清漂专用通道,其它车辆禁止入内。能给予清漂工这样的“特权”,这座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可见一斑。

编辑:高爽